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9677506
  • 作      者:
    作者:李文龙//林海英|责编:许艳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是阻挡西北部沙漠向东南入侵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该地区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其乡村也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地区。本书以社会一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概念、内涵及理论,量化了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分析了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过程,剖析了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机制,为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数据及其收集
1.4.1 自然基础数据与遥感影像
1.4.2 社会统计数据与历史资料
1.4.3 实地调查数据与调研样点
1.5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研究目标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乡村人地系统
2.1.2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转型
2.1.3 乡村人地系统体制转换
2.1.4 乡村农牧户生计适应能力
2.2 理论研究综述
2.2.1 社会一生态系统
2.2.2 社会一生态系统脆弱性
2.2.3 社会一生态系统适应性
2.2.4 研究述评
2.3 基础理论与方法
2.3.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3.2 适应性循环理论
2.3.3 可持续生计框架
2.3.4 可持续性科学理论
2.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2.4.1 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和适应性循环关系
2.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与农户适应性的框架联系
2.4.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
3.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3 农牧业发展概况
3.1.4 生态建设与保护概况
3.1.5 研究区典型性
3.2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
3.2.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阶段划分
3.2.2 乡村人地系统重组阶段(1952~1978年)
3.2.3 乡村人地系统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年)
3.2.4 乡村人地系统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年)
3.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特征
3.3.1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性特征显著
3.3.2 气候暖干化在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3.3 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发展动力与稳定状态
3.3.4 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
4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4.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框架
4.1.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意义
4.1.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过程
4.1.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内容
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4.2.3 脆弱性演变评价模型
4.2.4 脆弱性各维度时空分异评价结果
4.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化特征
4.3.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特征
4.3.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总体特征
4.4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4.4.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特征分析
4.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总体特征
4.5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特征
5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
5.1 适应结果分析
5.1.1 农牧户生活满意度分析
5.1.2 社会资本对农牧户生活满意度影响
5.1.3 农牧户社会资本可利用度分析
5.2 适应行为分析
5.2.1 适应行为
5.2.2 适应主体类型划分
5.2.3 不同类型适应主体家庭基本特征
5.3 适应能力评价/15l
5.3.1 适应能力评估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
5.3.2 权重计算与指标科学性检验
5.3.3 农牧户生计资本指数计算
5.3.4 评价结果分析
5.4 适应能力对适应行为选择的影响
5.4.1 数据分析模型
5.4.2 数据分析结果
5.5 适应能力对适应结果的影响
5.5.1 模型检验及相关变量说明
5.5.2 实证结果分析
5.6 适应机制分析
5.6.1 适应障碍分析
5.6.2 适应机制分析
6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
6.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与分析方法
6.1.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界定
6.1.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主控因素的识别
6.2 典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6.2.1 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2.2 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2.3 旅游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2.4 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6.3.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6.3.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特征分析
6.3.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6.3.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7 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政策息示
7.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内涵
7.1.1 适应性管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