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音乐本真性的创造与建构
0.00     定价 ¥ 7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6101547
  • 作      者:
    作者:陈荣|责编:刘天闻
  • 出 版 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从本真性概念出发,采取对同一社群多点田野调查,通过身体力行多感官参与、体验土家族婚丧仪式音乐实践,关照“艺术界”间的互动关系,梳理土家族婚丧仪式音乐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变迁形态、意义与功能,预期在文化菱形理论框架下,通过文化生产视角,考察作为传统艺术的仪式音乐本真性在社会变迁中的创造与建构过程。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现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已有研究:歌丧哭嫁研究
三、研究谱系:本真性研究的发展
四、理论视角:文化生产视角下的文化菱形
五、研究方法:体验式的田野深描
第一章 田野:留守族群与山谷中的婚丧音乐
第一节 多点田野:各美其美的社区
一、风光的野三关
二、遗落的椿木营
第二节 社群:离家闯荡或留守观望
一、充满张力的社区
二、走进社群
三、鄂西土家族婚丧仪式音乐文化
第二章 歌丧哭嫁:原生语境下的本真形态
第一节 自给自治下的踏歌起舞
一、区域自给经济
二、自治政治
三、文化传统:踏歌起舞
第二节 改土归流后的文化适应
一、政治集权与经济开放
二、文化适应产生的礼制渐全
第三节 过渡仪式中民族生死观的传承
一、过渡仪式的场域
二、民族生死观的传承
第三章 “礼”的音乐:社会转型期的仪式传统
第一节 民族意识下仪式音乐的复苏
一、自治的萌芽
二、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三、婚丧仪式音乐复苏
第二节 国家权力下的越轨:仪式音乐曲折发展
一、国家权力对仪式音乐的压制
二、越轨下顽强的仪式音乐生命力
第三节 鄂西婚丧仪式音乐体系的雏形
一、表现形式
二、表现内容
第四节 形成期婚丧仪式“礼”之属性
一、基于互惠的“礼”
二、“混夜”表象下“礼”的属性
第四章 民族象征:现代仪式音乐本真的建构
第一节 区域自治下的经济转型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
二、改革开放下的经济转型
第二节 仪式音乐符号化
一、共享符号:这界人的音乐
二、社会网络建构的民族文化符号:现代婚丧仪式音乐
三、文本传承:现代音乐仪式程序雏形
第三节 民族符号的象征:集体仪式互动
一、仪式音乐符号的象征
二、能指:基于情感的音乐符号
三、所指:族群链接的集体情感
四、基于音乐符号形成的互动仪式链
第五章 非遗音乐:迷失后的本真的回归
第一节 仪式音乐的离场
一、人口流动带来的疏离
二、文化的冲击导致精英的缺席
第二节 仪式音乐转型期本真的迷失
一、西部开发带来精英回流
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三、退到观众席的传承人
四、经济利益下的“秧家伙”“洋家伙”
五、“乌合之众”的撒尔嗬界
第三节 非遗政策带来的文化红利
一、申遗的先抑后扬之路
二、文化红利下的马太效应
第四节 “非遗时代”土家族婚丧仪式音乐本真重构
一、属性与功能:民间仪式和舞台表演上的礼利相生
二、结构与形态:开放与“可复制”下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第五节 局外人的实践:无法复制的创造力
一、外人:委婉的拒绝
二、学习:技能的模仿
三、差异:文化的创造力
第六节 现代婚丧仪式音乐本真的合法化
一、传承回归:传承人带来的真家伙
二、代际传承:后喻文化时代的反哺
三、现代社会传统婚丧仪式音乐本真的合法化
第六章 现代鄂西土家族婚丧仪式音乐的本真
第一节 本真的价值与功能:向死而生与实用主义并存
一、向死而生的信仰
二、实用主义功能
第二节 本真的场域:互动的记忆场
一、鄂西土家族婚丧仪式音乐文化的记忆场
二、鄂西土家族婚丧仪式音乐文化的互动
第三节 本真的形态:独特、自然
一、鄂西土家族婚丧仪式音乐文化的独特
二、鄂西土家族婚丧仪式音乐的自然
第四节 本真的光韵:从原生态走向本真艺术
一、鄂西土家族婚丧仪式音乐的新旧真伪
二、鄂西土家族婚丧仪式音乐的光韵
尾声 回望本真
一、本真的圆环
二、本真创造与建构的文化锥形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