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境】
“区域研究”的学术史与新建构
构建文化理论的中国话语
“当代中国文化”视域与内涵
北京文化现代形态的发生和论域研究
——清末民初(1898-1936)的文化史意义
从“新北平”到“新北京”:新中国对首都文化的再建构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历史与未来”研究系列之一
北京城广场的文化精神
——从政治文化向公共空间发展的路向
反思马克思恩格斯一则经典理论
作为一种文化表征的创伤记忆
“美国缔造的世界”与冷战后的思想话题
——读卡根著作《美国缔造的世界》
“面向未来的价值合作”与中美外交观念的更新
——评基辛格的《论中国》的文化逻辑
求索“文学性”:跨文化种类话语的文艺学研究对象问题
“世界文学”概念的建立与跨民族文学研究中的文化站位问题
文化研究向何处去
【俄国文论研究】
构建俄国文学思想史的独立话语
——研究俄国19世纪文学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高尔基学的形成(1900-1930)及其问题域
外位性理论与巴赫金文艺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理论的情感指向:20世纪俄罗斯诗学的整体性与历史性描述
【民间创作研究】
民间文学的时代意义
当代理论研究新进展与民间文艺基本问题
俄罗斯神话研究的学术理路和特点简况
——在四川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成立会议上的发言
民间创作研究:俄罗斯文艺学的理论起点
传统村落与民间日常生活
传承民间工艺要见人见艺见精神
民间文艺传承必须与现代教育体制相结合
开通大道,走向世界
——“一带一路”民间文艺探源论文集序
扎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构建中国庙会学术话语
迈向民间文艺新高峰的沉思
——第十四届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作品概评
小说形式与民间文化记忆的生存方式
——读夏云华先生的长篇小说《花落古城》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