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体验”概念的含义与源流
第一节 “体验”概念的含义
第二节 中国古代“体验”概念的源与流
第三节 西方“体验”概念的源与流
第二章 中国古代体验观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体验观
第二节 两汉魏晋时期的体验观
第三节 唐宋元时期的体验观
第四节 明清近代时期的体验观
第三章 西方体验认知观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古希腊认识论中的体验观——体验观的潜伏期
第二节 中世纪认识论中的体验观——体验观的萌芽期
第三节 近代认识论中的体验观——体验观的展开期
第四节 现代认识论中的体验观——体验观的爆发期
第四章 西方体验文学观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文学与现实——重摹仿的文学观
第二节 文学与情感——重表现的文学
第三节 文学与感觉——重体验的文学观
第五章 中国古代体验文学观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本体观方面的原因
第二节 审美追求方面的原因
第三节 抒情文学传统的影响
第六章 西方体验文学观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本体论原因——从物质本体转向生命本体
第二节 思维方式原因——从重理性转向重直觉
第三节 方法论原因——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区别
第七章 中国古代体验文学观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诗话
第二节 评点
第三节 论诗诗
第八章 体验文学观对文学理论的影响
第一节 影响之一:文学理论的形象化
第二节 影响之二:文学理论的非体系性
第三节 影响之三:文学的“情结”批评
第四节 影响之四:文学批评的“过度诠释”
第九章 体验文学观的评价
第一节 体验与文学创作的“亲合势”
第二节 体验与文学批评的“亲合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