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社会经济的兴起
二、本书的研究目标和结构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及其相关概念
一、社会经济的含义
二、关于社会经济的辩论
三、赋权:突破社会再生产的一种方法
四、发展的主体类型
五、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质性案例研究
二、资料收集和分析
第四章 发展理念的形成
一、X协会:源于基层实践的发展理念
二、青田:源自理论与调查的发展理念
三、资源约束和理念的差异
第五章 市场策略
一、X协会:对接主流市场
二、青田:拥抱替代性市场
三、小结
第六章 必需品:对商品化问题的处理
一、X协会:限制商品化与提高自给能力
二、青田:另类商品化及其困境
三、小结
第七章 公地与剩余
一、X协会:新型公地和社会剩余的高效使用
二、青田:模糊分工、平均分配与社会剩余
三、小结
第八章 赋权:新主体的塑造
一、X协会:能力和意识的双重赋权
二、青田:能力提升为主的赋权
三、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一、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实践的障碍
二、社会经济实践的策略
三、有关社会经济的两个理论模型
四、资源禀赋、实践者类型与策略选择
五、启示
六、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主要访谈对象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