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2 研究综述:边界与居住边界区
2.1 边界与居住边界区概念
2.1.1 边界的概念
2.1.2 居住边界区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2.2 边界研究进展
2.2.1 经典边界研究阶段
2.2.2 20世纪90年代后边界研究复兴阶段
2.2.3 边界研究复兴阶段的研究趋势与特征
2.2.4 边界研究的不足
2.3 中国居住边界区研究:封闭社区与城中村
2.3.1 封闭社区
2.3.2 城中村
2.3.3 封闭社区与城中村的综合研究
2.4 研究评述
3 理论框架
3.1 边界与边境区的社会构建
3.1.1 结构化理论
3.1.2 结构化理论对国家边界研究的影响
3.2 边界动态进程:去边界化和再边界化
3.2.1 去边界化和再边界化
3.2.2 功能流维度
3.2.3 符号维度
3.2.4 社会网络维度
3.3 基于“结构-能动”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3.1 微观尺度的能动和结构
3.3.2 多尺度的结构和背景条件
3.4 结论:结构化理论、边界和封闭社区
4 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论
4.1.2 案例选择
4.1.3 研究技术路线与思路
4.2 研究方法与过程
4.2.1 半结构式访谈
4.2.2 行为跟随观察法
4.2.3 问卷调查
4.2.4 二手数据资源
4.3 数据收集过程
4.4 数据分析方法
4.4.1 访谈数据的转录
4.4.2 访谈数据的编码
4.4.3 问卷调查数据和行为追踪观察数据的分析
5 居住边界区生产的国家和城市背景条件
5.1 城乡二元土地利用制度及其影响
5.1.1 土地利用制度变革
5.1.2 对居住边界区生产的影响
5.2 户籍制度
5.2.1 户籍制度的设立
5.2.2 户籍制度的改革
5.2.3 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权益
5.2.4 户籍制度对居住边界区的影响
5.3 住房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5.3.1 简述住房制度改革进程
5.3.2 住房改革的社会空间影响
5.4 社会空间转型与城市化
5.4.1 社会空间转型
5.4.2 城镇化
5.5 广州市及番禺区的城市发展背景
5.5.1 广州市番禺区的基本概况
5.5.2 郊区化作为居住边界区发展的背景条件
5.5.3 “村改居”政策
5.6 总结
6 广州居住边界区的分布与功能流动特征
6.1 广州居住边界区空间分布——以番禺区为例
6.2 3个典型的居住边界区
6.2.1 居住边界区的3种类型
6.2.2 3个典型的居住边界区
6.2.3 3个典型居住边界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情况
6.2.4 封闭社区居民前往毗邻村落的跨界流动典型案例
6.2.5 封闭社区居民前往毗邻村落的跨界流动特征
6.3 总结
7 城市去边界化和再边界化进程
7.1 相邻飞地之间的物理边界和社会经济差异
7.1.1 祈福新邮的建市
7.1.2 居住区边界的构成
7.1.3 两个毗邻社区之间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差异
7.2 边界渗透性与功能流维度的去边界化
7.2.1 功能流维度的去边界化进程
7.2.2 居住区边界景观变化
7.2.3 从封闭社区前往毗邻村落的人流
7.2.4 村落居民跨越社区边界前往封闭社区的日常流动
7.3 功能流维度的再边界化
7.3.1 边界屏障效应
7.3.2 消费活动目的地分异
7.4 符号维度的去边界化
7.4.1 祈福新郦居民的集体身份认同
7.4.2 符号维度的去边界化:扩大的地域归属感
7.5 符号维度的再边界化
7.5.1 寻求居住的安全感
7.5.2 社区秩序化与排他
7.6 跨越居住区边界的社会网络构建
7.6.1 封闭社区与比邻村落间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
7.6.2 祈福新邮的邻里关系
7.6.3 居住边界区的社会网络关系转型
7.7 边界为谁?——钟一村的无形边界
7.7.1 钟一村的安全需求
7.7.2 钟一村的空间纯化进程
7.7.3 钟一村的空间排他进程
7.8 开发商与政府治理
7.8.1 开发商的做法
7.8.2 地方政府治理
7.9 总结
8 城市规划师对封闭社区生产的作用与应对
8.1 中国城市规划体系变革
8.1.1 城市规划体系变革
8.1.2 规划师的角色
8.1.3 居住区规划与社区生活圈规划
8.2 规划师问卷基本特征
8.3 规划师对封闭社区的看法
8.3.1 规划师对封闭社区的态度
8.3.2 封闭社区的利弊
8.3.3 影响规划师对封闭社区态度的因素
8.4 规划师与地方政府、开发商的角力
8.5 规划师对封闭社区的应对策略
8.6 总结
9 理论综合:理解居住边界区的去边界化和再边界化进程
9.1 居住区去边界化和再边界化的内涵
9.2 结构条件:背景与制度因素
9.2.1 社会变革的影响
9.2.2 制度的作用
9.2.3 城市化和郊区化的作用
9.3 个体行为者的作用:身份地位、偏好和动机
9.3.1 居民身份地位的作用
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