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域绿色(重庆三倒拐场镇民居气候适应性模式研究)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2252664
  • 作      者:
    作者:赵一舟|责编:唐旭//贺伟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以重庆山地场镇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科学机理和现代应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要素构建-数据采集-机理分析-设计应用”为主要研究思路,以三倒拐场镇民居为典型案例,基于大量实测数据和量化方法,深入剖析其以“山地地域微气候-空间本体-使用主体”为一体的气候适应性机理,提取性能优异的空间模式与设计方法,以期从微气候维度、竖向维度和多样性维度拓展气候适应性理论体系在山地建成环境中的发展,为推进山地地域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本书可为关注地域绿色建筑设计、民居气候适应性设计、西部乡土建筑绿色设计等相关方面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的师生、学者及专业设计从业者提供理论、方法、案例与数据参照。
展开
目录
第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绿色建筑发展的地域化转向
1.1.2 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的科学化、现代化转向
1.1.3 重庆山地场镇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的重要价值
1.1.4 以三倒拐为例的原因
1.2 研究范畴与内容
1.2.1 研究范畴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补充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类型研究、地区研究和样本数据库
1.3.2 丰富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维度
1.3.3 资鉴西部山地建筑绿色设计实践,呼吁关注与可持续发展
1.4 既有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既有研究评述
1.4.3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重庆三倒拐场镇民居与气候适应性要素构建
2.1 三倒拐场镇民居概况
2.1.1 区位概况
2.1.2 历史沿革
2.1.3 自然环境概况
2.1.4 人文生境概况
2.2 三倒拐场镇民居形态与类型特征
2.2.1 三倒拐场镇聚落形态特征
2.2.2 三倒拐场镇民居类型特征
2.3 三倒拐场镇民居气候适应性要素陶建与调研实测方法
2.3.1 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2.3.2 三倒拐场镇民居气候适应性要素构建
2.3.3 实地调研与实测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庆三倒拐场镇地域微气候特征与气候策略分析
3.1 重庆地域气候特征
3.1.1 热湿环境
3.1.2 风环境
3.1.3 日照条件
3.2 三倒拐场镇山地微气候特征
3.2.1 热湿环境差异
3.2.2 地方性风场
3.2.3 山体与地表热工特性
3.3 主导气候策略排序分析
3.3.1 建筑热工分区及设计要求
3.3.2 生物气候策略分析
3.3.3 主导气候策略排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空间本体的气候适应性:空间营建模式分析
4.1 聚落空间组织与空间原型分析
4.1.1 山地微气候与朝向选择
4.1.2 互遮阳体系
4.1.3 聚落空间原型提取与分析
4.2 建筑空间组织与空间原型分析
4.2.1 空间组织特征
4.2.2 建筑空间原型提取与分析
4.2.3 空间的特殊处理:山体利用
4.3 界面空间构造与细部元素分析
4.3.1 屋面构造与细部元素
4.3.2 墙体材料与构造特点
4.3.3 立面开口形式与特殊处理
4.4 主导气候策略与空间营建模式
4.4.1 自然通风模式与应变措施
4.4.2 综合遮阳模式与应变措施
4.4.3 天然采光模式与应变措施
4.4.4 其他气候策略与技术措施
4.5 气候调节机制与空间模式特征
4.5.1 重山地微气候和通风遮阳,空间形态具有半开敞特征
4.5.2 重竖向空间组织和不同空间原型的气候调节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空间本体的气候适应性:物理环境性能分析
5.1 典型民居样本与物理环境实测
5.1.1 实测方法与数据采集说明
5.1.2 实测样本
5.1.3 实测仪器及测点布置
5.1.4 不同季节典型期选取及室外气候特征
5.2 典型民居室内综合物理环境特征
5.2.1 热湿环境特征
5.2.2 风环境特征
5.2.3 光环境特征
5.2.4 室内空气质量特征
5.3 不同空间组织模式物理环境性能分析
5.3.1 不同朝向室内热湿环境比较:以东南/西北主导朝向为例
5.3.2 水平空间组织与室内物理环境性能
5.3.3 竖向空间组织与室内物理环境性能
5.4 不同空间原型物理环境性能分析
5.4.1 聚落空间原型
5.4.2 建筑空间原型
5.4.3 界面空间构造
5.4.4 山体利用
5.5 气候调节性能优异的典型空间营建模式
5.5.1 竖向空间模式
5.5.2 多元空间原型模式
5.5.3 山体利用模式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使用主体的气候适应性:环境需求与热适应调节分析
6.1 物理环境需求特征
6.1.1 室内环境主观评价统计
6.1.2 适应性热舒适范围特征
6.1.3 环境需求差异性与层级性
6.2 热适应内部调节:行为调节
6.2.1 衣着特征与调节习惯
6.2.2 门窗通风模式
6.2.3 降温采暖方式及设备使用模式
6.2.4 空间使用模式
6.3 热适应外部调节:基于自发营建的环境/技术调适
6.3.1 综合遮阳防热:自制外遮阳+自制立面绿化+天井绿化
6.3.2 促进自然通风:增设气口+增加门窗可开启面积
6.3.3 屋面降温:小青瓦+雨水收集
6.3.4 内部保温隔热:各式厚重织物+多层设计+增设辅助空间
6.3.5 围护结构优化:局部改善+上轻薄下厚重
6.3.6 改善采光:增加亮瓦
6.4 使用主体热适应与空间模式的气候适应性关联
6.4.1 环境需求与室内物理环境营造
6.4.2 热适应行为调节与空间组织模式
6.4.3 热适应环境/技术调适与适宜技术选择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重庆三倒拐场镇民居气候适应性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