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8168206
  • 作      者:
    编者:桑兵//关晓红|责编:刘宁宁|总主编:桑兵//关晓红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以西学、东学、中学为支点,打破分科治学的局限,不以变化为进化,不以现在为现代,从多学科的角度,用不分科的观念方法,全面探究近代以来中国的概念、思想、学科、制度转型的全过程和各层面,沟通古今中外,解析西学与东学对于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格义附会,重建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条理脉络,深入认识中华民族新的智能生成运作机制形成的进程、状态和局限,认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东亚文明的别样性及其对人类发展提供多样选择的价值,争取和保持对于世界文明发展日显重要的中国历史文化解释的主动和主导地位。 近代中国人虽然从明治新汉语接受了大量新名词,可是遇到西文概念或是论及所指事物,还是不由自主地会自行重新上溯古代典籍,望文生义、格义附会。而且在解读新名词之时,往往不仅是比较西文原词,将新名词看作一个整体对应,而是分别从汉字组合各自的字义来理解词义。如此一来,同一汉语新名词在东文和中文语境中呈现不同形态,进而产生了许多彼此无法交集的歧义。不以名词勾勒历史,而是研究历史以把握概念,才有望臻于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的境界。
展开
目录
总说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分说: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
第一章 近代中国“科学”观念的生成与歧变
第一节 “科学”入华
第二节 中国“科学”的生成
第三节 救亡语境下的“科学”限度
第四节 革命立宪论争下的常识之“科学”
结语
第二章 清季外官改制的“地方”困扰
第一节 “中央”“地方”与内外官的不对称
第二节 外官改制的“地方”考量
第三节 改制症结:直省归属的凸显
第四节 化解之道:集权与分权的扶择
第五节 预备立宪的“地方”困扰
第六节 督抚去留的权衡
第七节 第二次外官制讨论
第八节 制度变动与利益调整
结语
第三章 虚实互用:洋务时期的“天下”“地球”与“世界”
第一节 旧词新意:“天下”与“世界”的转换
第二节 新词为媒:“地球”与“世界”的衔接
第三节 新旧杂陈:限光向外与置身局外
结语
第四章 清末“国体”“政体”纠葛的缘起
第一节 相互独立的“国体”“政体”
第二节 东学笼罩下“国体”“政体”的勾连缠绕
第三节 “国体”“政体”的混用与多歧
结语
第五章 晚清“美术”概念的输入及衍化
第一节 “美术”与“雅艺”并存
第二节 形而下的“美术”
第三节 形而上的“美术”
结语
征引文献
人名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