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动力学中的跃迁几率幅
1.1 物理过程中的几率幅
1.2 跃迁几率幅的时间依赖关系
1.2.1 分立能级间的耦合
1.2.2 分立能级和连续谱之间的共振耦合
1.2.3 连续谱内或连续谱之间的耦合
1.3 电动力学中的应用
1.3.1 库仑规范下的哈密顿量
1.3.2 按电荷量qα的幂次展开
1.3.3 按横场的作用强度幂次展开
1.3.4 在粒子哈密顿中包含库仑相互作用的优势
1.3.5 跃迁几率幅的图示法
1.4 补充材料:跃迁几率幅的微扰计算——一些有用的公式
1.4.1 相互作用表象
1.4.2 跃迁几率幅的微扰展开
1.4.3 跃迁几率
1.5 补充材料:用等效哈密顿量描述微扰效应
1.5.1 序言和目标
1.5.2 方案的基本原理
1.5.3 确定等效哈密顿量
1.5.4 两个相互作用系统的情况
1.6 补充材料:离散能级耦合到宽带连续谱——一个简单模型
1.6.1 模型的描述
1.6.2 系统的稳态:在新连续谱中追踪离散态
1.6.3 模型的应用例子
1.6.4 推广到更实际的连续谱——不通过离散化的哈密顿量对角化
第2章 光与原子相互作用一览
2.1 辐射过程:一个新光子的产生
2.1.1 两个离散态之间的自发辐射——原子激发态的辐射衰减
2.1.2 连续谱和离散态之间的自发辐射
2.1.3 离化连续谱中两态之间的自发辐射——轫致辐射
2.2 吸收过程:一个光子的消失
2.2.1 两个离散态之间的吸收
2.2.2 离散态和连续态之间的吸收
2.2.3 两个离化连续态之间的吸收:逆轫致辐射
2.2.4 光场初态对吸收过程动力学的影响
2.3 散射过程:一个光子消失,另一个光子产生
2.3.1 散射振幅——图示法
2.3.2 光子被原子或分子系统散射的不同类型
2.3.3 共振散射
2.4 多光子过程:若干光子的产生或者消失
2.4.1 双光子自发辐射
2.4.2 两个离散态之间的多光子吸收 (以及受激辐射)
2.4.3 多光子电离
2.4.4 谐波产生
2.4.5 多光子散射和准共振散射
2.5 辐射修正:光子辐射再吸收 (或吸收再辐射)
2.5.1 自发辐射修正
2.5.2 受激辐射修正
2.6 交换光子诱导的相互作用
2.6.1 两个带电粒子间交换横向光子:库仑相互作用的一阶修正
2.6.2 两个中性原子间的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
2.7 补充材料:光探测信号和关联函数
2.7.1 原子型光探测器的简单模型
2.7.2 激发几率与关联函数
2.7.3 宽带光探测
2.7.4 窄带光探测
2.7.5 双光探测信号
2.8 补充材料:泡利-菲尔兹表象下的辐射修正
2.8.1 泡利-菲尔兹变换
2.8.2 新表象下的可观测量
2.8.3 物理讨论
第3章 跃迁几率幅的非微扰计算
第4章 被当作热库的辐射:粒子主方程
第5章 光学布洛赫方程
第6章 缀饰态原子方法
习题
附录 库仑规范下的量子电动力学——必要结果汇总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