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华时间简史(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2574651
  • 作      者:
    编者:李双寿|责编:冯昕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起源于1922年的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一直是清华大学校内最大的实践教学基地。在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教学实践课程不断完善,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本书通过对工程训练的演变、改革与展望,工程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设与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成果转化及老职工亲历、回忆等材料的挖掘及相关内容的梳理,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对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部较为完整的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从创建到发展、由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为其他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
目录
第1部分 清华大学工程训练的历史演变
第1章 清华大学工程训练概述
1.1 我国工程教育及工程实践教育的发展
1.2 我国高校工程训练的发展
1.3 清华大学工程训练时间演变
1.4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发展现状
第2章 清华工程训练之起源阶段(1911-1949年)
2.1 手工课的开设和清华学生工程实践的源起
2.2 机械技艺课的开设
2.3 西南联大时期学生的金木工实习
2.4 迁回北平后学生的金木工实习
第3章 清华工程训练之金工实习阶段(1950-1978年)
3.1 全面学习苏联时期
3.2 全国“大跃进”时期
3.3 中间调整时期
3.4 “十年动乱”时期
第4章 清华工程训练之机电综合实习阶段(1979-1995年)
4.1 在全国高校率先恢复金属工艺学教研组
4.2 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电子工艺实习教研组
4.3 清华大学电子工艺实践教学基地的创建
第5章 清华工程训练之发展阶段(1996-2008年)
5.1 组建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5.1.1 训练中心成立的背景
5.1.2 训练中心筹建理念
5.1.3 训练中心的建立
5.1.4 训练中心的体制、教学服务内容与改革思路
5.1.5 训练中心的队伍建设
5.2 电子实践教学基地的革新
5.2.1 电子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5.2.2 电子实践教学基地的改革创新
5.3 创建国内一流的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
5.4 国内外交流
5.4.1 国内交流
5.4.2 国际交流
第2部分 清华大学工程训练改革及展望
第6章 清华工程训练之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阶段(2009-2020年)
6.1 中心工程实践教学理念的发展
6.1.1 新时期下传统实践教学理念
6.1.2 多次教学研讨探索实践教学理念的发展
6.2 中心教学条件建设
6.2.1 基于数字制造实践教学发展方向进行条件建设
6.2.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6.3 基于OBE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改革
6.3.1 “机械制造实习”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6.3.2 “电子工艺实习”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6.3.3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实践教学
6.4 训练中心课程体系的形成
6.5 训练中心机构机制改革
6.5.1 训练中心管理机构
6.5.2 部门职能
6.5.3 实验室职能和简介
第7章 工程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设与探索阶段
7.1 工业系统概论系列课程的建设
7.1.1 工程通识教育是学生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7.1.2 课程定位和内容
7.1.3 教材建设
7.1.4 课程持续建设与发展
7.2 实验室科研探究系列课程的建设
7.2.1 课程建设背景
7.2.2 课程组织形式和采取的措施
7.2.3 课程建设效果
7.3 制造工程体验系列课程的建设
7.3.1 课程建设背景
7.3.2 课程教学内容
7.3.3 课程建设持续发展
第8章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程实践阶段
8.1 李克强总理回信清华学生创客
8.2 创客教育萌芽期(2008-2009年)
8.2.1 碰撞的火花:创新创业教育下的工程实践转型
8.2.2 工程实践创新初探
8.3 创客教育先行者(2010-2013年)
8.3.1 投石问路: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8.3.2 创客空间:让学生成为创客教育的主体
8.3.3 重大里程碑:iCenter成立
8.4 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创客教育(2014-2020年)
8.4.1 体系升级:国内第一个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
8.4.2 理论护航: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8.4.3 成果卓越: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8.4.4 经验辐射与引领示范
第9章 科研、服务及成果转化
9.1 职责和优良传统
9.2 继承与发展
9.2.1 科研开发
9.2.2 科研加工服务
9.2.3 成果转化
9.2.4 社会服务
第10章 清华大学工程训练育人展望
10.1 新形势下训练中心的功能定位
10.1.1 新经济对工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10.1.2 训练中心的功能定位
10.2 创客教育驱动工程训练发展
10.2.1 创客教育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10.2.2 创客教育融入工程实践教学
10.3 跨学科创客实践平台建设
10.3.1 跨学科创客实践平台建设原则
10.3.2 跨学科创客实践平台建设方案
第3部分 清华大学工程训练亲历篇
第11章 亲历清华大学工程训练育人的历史(从金工实习到工程训练)
11.1 1911-1949年的工程训练
11.2 1950-1977年的工程训练
11.2.1 机械制造系金属工艺学暑期教学实习初步总结
11.2.2 两个问题的说明
11.3 1978-1995年的工程训练
11.3.1 金工教学实习的发展与突破
11.3.2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再论“金工教学实习”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11.3.3 谈“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