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西部地区为例)
0.00     定价 ¥ 6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6656433
  • 作      者:
    作者:唐剑|责编:徐文贤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已成为我国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抉择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广大西部地区孕育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资源,为丰富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也为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储备了独特的优质战略资源,特色文化资源已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优势。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广大西部地区的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压力更大,发展低能耗、低污染、可持续的特色文化产业,是西部地区的理性选择。本书以特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路径和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化理论与实证的结合,积极探索西部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运用科学方法对西部地区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对于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尤其是对于全面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有效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1章 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 特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目标体系及实现路径
1.3 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互动共促机制
1.3.1 特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是持续开发的基础和源泉
1.3.2 特色文化资源有序开发是有效保护的动力和途径
第2章 西部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2.1 旅游文化资源内涵及开发模式
2.1.1 旅游文化资源内涵
2.1.2 旅游文化资源的产品开发模式
2.2 旅游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基本策略
2.2.1 旅游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2.2.2 促进旅游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策略
2.3 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2.4 农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
2.4.1 奠定农村旅游文化资源有序开发的思想基础
2.4.2 推进农村旅游文化资源有序开发的实现路径
2.5 典型案例分析:贵州省黔南州村寨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2.5.1 黔南州地理区位与历史文化概况
2.5.2 黔南州村寨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成功经验
2.5.3 黔南州村寨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2.5.4 黔南州村寨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第3章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问题
3.1.1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征
3.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市场化经营
3.1.3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产业化开发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补偿机制
3.2.1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补偿的经验分析
3.2.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补偿的具体措施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数字化技术
3.3.1 数字化技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3.3.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数字化途径
3.3.3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4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体验与保护性开发
3.4.1 旅游体验的内涵
3.4.2 旅游体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关系
3.4.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与保护性开发策略
3.5 典型案例分析:甘洛县彝族手工刺绣的旅游商品化发展
3.5.1 甘洛县彝族手工刺绣的工艺特色
3.5.2 甘洛县彝族手工刺绣的综合价值
3.5.3 甘洛县彝族手工刺绣的开发现状
3.5.4 甘洛县彝族手工刺绣旅游商品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3.5.5 促进彝族手工刺绣旅游商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4章 西部地区原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4.1 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内涵、价值及时代意义
4.1.1 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基本内涵
4.1.2 原生态文化资源的价值特征分析
4.1.3 原生态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时代意义
4.2 原生态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2.1 原生态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面临的问题
4.2.2 原生态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4.2.3 原生态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对策建议
4.3 典型案例分析:广西贺州市原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
4.3.1 贺州市原生态文化资源概况
4.3.2 贺州市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
4.3.3 促进贺州市原生态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途径
第5章 西部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5.1 红色文化资源的类别及属性
5.1.1 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属性
5.1.2 红色文化资源分类的基本准则
5.1.3 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类型
5.2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基础、原则及路径
5.2.1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基础
5.2.2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5.2.3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路径
5.3 典型案例分析
5.3.1 川东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5.3.2 黔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第6章 西部地区特色文化资源的产权界定与保护性开发
6.1 西部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成就
6.1.1 特色文化资源的主要开发种类
6.1.2 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6.2 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面临的问题
6.2.1 主要问题分析
6.2.2 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问题的产权经济学分析
6.3 特色文化资源的产权界定与保护性开发体系
6.3.1 形成科学的文化资源产权制度安排
6.3.2 构建完善的特色文化资源产权管理系统
6.3.3 建立健全社会声誉机制,规范利益博弈强势方的开发行为
6.3.4 立足三大维度原则,推动特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
第7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
7.1 特色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战略机遇及挑战
7.1.1 特色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战略机遇
7.1.2 特色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7.2 特色文化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
7.2.1 种类多且地域性色彩鲜明
7.2.2 文化积淀丰富,可应用价值高
7.2.3 古镇特色显著,名人遗迹较多
7.2.4 特色文化旅游模式逐步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