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法庭研究--以河南省为中心
0.00     定价 ¥ 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5123113
  • 作      者:
    作者:张溪|责编:李晖
  • 出 版 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基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法庭研究——以河南省为中心”这一研究课题,以河南省的司法档案为依托,在三个层面对这一时期的史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力图从司法制度和实践上探讨人民法庭制度在运动中取得的经验和应吸取的教训,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提供借鉴。就宏观方面,着重探讨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1949—1950年“土改”、1950—1951年“镇反”、1951—1952年“三反”“五反”和1953—1954年全国普选系列运动中,着重分析从运动制定政策、发布命令、传达精神,到依据政策制定《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庭组织通则》等单行法规颁行实施的过程,尤其人民法庭组织通则关于人民法庭性质、立案、审判、执行和诉讼原则等。中观方面,分析全国土地改革先行试点地区的中南区之一省区——河南省土改情况。在土地改革中,河南省率先制定《河南省土地改革条例》《人民法庭暂行条例》,总结和借鉴土地改革中人民法庭开展土地改革的具体经验,为国家《土地改革法》和《人民法庭组织通则》的制定提供立法经验。微观方面,以实证分析的方法,着重以许昌地区的司法案例为载体和客观真实依据,剖析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和普选等运动中实际发生的案例。通过案例解析,解读基层司法人员司法过程。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研究问题的缘由
(二)学术价值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对象的状况
三、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法制史方面
(二)司法制度方面
四、选题创新
(一)研究地域的代表性
(二)论题时间段的确定性
(三)选取材料的原始性
(四)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人民法庭创建
第一节 人民法庭界定及其演变
一、人民法庭的含义
二、人民法庭的演变
第二节 1949—1952年人民法庭的创建
一、1949—1950年人民法庭的创建
二、1950—1951年人民法庭政策和法规的创建
三、1951—1952年人民法庭的设立
第三节 普选时期的人民法庭
一、1953—1954年全国普选的社会背景
二、普选人民法庭的创建
三、河南省普选人民法庭的创建
第二章 人民法庭的运行
第一节 人民法庭的基石——《人民法庭组织通则》
一、《人民法庭组织通则》的产生过程
二、政务院《人民法庭组织通则》的颁行
三、中南区的地方性规定和指示
四、“两高”和司法部关于土改区人民法庭的指示
第二节 人民法庭的根基
一、人民法庭的性质和特点
二、人民法庭的任务及案件管辖范围
三、人民法庭的诉讼原则
第三节 人民法庭的审判
一、人民法庭对案件的受理
二、审理方式
三、审判人员的职权分工
四、对个案判决书的分析
第四节 人民法庭的案件执行
一、1949—1950年人民法庭案件的执行
二、1951—1952年人民法庭案件的执行
三、1953—1954年普选案件的执行
第五节 人民法庭的个案分析
一、宏观上案例分析
二、微观上案例分析
第三章 人民法庭评析
第一节 人民法庭在不同时期的影响
一、1949—1950年人民法庭的影响
二、1951—1952年法庭在定案阶段的作用
三、1953—1954年普选中法庭的作用
第二节 人民法庭的共生体
一、从时间变化看人民法庭的差异
二、从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看人民法庭发展轨迹
三、从司法角度看人民法庭组成人员专业化程度
四、从程序角度看普选人民法庭的运作
第三节 人民法庭的探索
一、人民法庭的创新
二、人民法庭的现代法治精神的体现
第四节 人民法庭的不足
一、人民法庭存在的问题
二、对人民法庭相关问题的反省
结语
一、它源自中国人民自己的创造
二、它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的需要
三、它是社会治理中解决贪腐的利器
四、它是普选中人民选举权的保障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