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导论:律诗体建构的文化文体学生态
第一节 对象、问题与方法
第二节 传统文体学中的“文体”概念辨析
一、“六义”说与“文章整体”说述评
二、“文体”非独立概念与范畴
三、“文体”:以“人体”隐喻“文章”的话语言说方式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创作及其文体论意义
一、《文心雕龙》的结构与性质
二、刘勰之“文心”
三、刘勰论文辨体之意义
四、文体通变:动态的整体和谐观
五、文章体类与文统
第四节 “礼体”与文类文体之发生
第五节 破体与参体新辨
第六节 也说文体尊卑与“以高行卑”
第七节 “礼体”大、小之喻与破体为文之体位定势
第八节 大小体之辨与文体命名
第九节 大小体之辨与文笔之辨
第十节 文体与才性、德性
一、“文”之“小体”的律化及其“大体”意味
二、文才获得尊崇的人文哲学依据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章 汉语文言与礼乐文化
第一节 古汉语定义及其发生
一、古汉语即文言
二、汉文字与文言之发生
第二节 文言音系之统一性与继承性
第三节 礼崩乐坏之后的“文言”声/文统一性与继承性之保证
第四节 讽诵吟咏与小学传统建立及古音之变
第五节 反语、反切音注及其意义与功能
第六节 《通俗文》之性质及其所反映的言、文互动
一、见于先秦文献的旧词训释分析举例
二、见于秦汉文献的新词训释分析举例
三、未见于两汉文献的新词训释分析举例
四、用例见于先秦文献的新义词训释分析举例
五、用例未见于先秦文献的新义词训释分析举例
六、音注分析举例
七、文言“语体”的“文体”化趋势及其意义
第七节 “音韵蜂出”与“五声命字”
一、《声类》与《韵集》的性质与意义
二、“始判清浊,才分宫羽”与上古文言声调及其自觉
三、《声类》《韵集》之“五声命字”与文言的语音规范
结论
……
中册
下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