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宋元明清徽州家谱的历史演进(精)/徽学文库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6421791
  • 作      者:
    作者:徐彬//祝虻|责编:李君|总主编:周晓光
  • 出 版 社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宋元明清时期徽州社会是中国古代典型地域社会之一,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中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书立足于徽州地域社会,以时间为序,对宋元明清徽州家谱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与分析,揭示其内在特质及发展规律。书稿分三编共十一章,上编与中编分别从徽州家谱的编修背景与原因、徽州家谱的内容与特点、徽州谱学名家与典型家谱三大方面对宋元明清徽州家谱作了细致阐释;下编则深入分析宋元明清徽州家谱编纂理论,并对未来徽州家谱的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
目录
上编 宋元时期的徽州家谱
第一章 宋元时期徽州家谱编修的背景与原因
第一节 宋元时期徽州家谱编修的背景
一、宋元私家修谱兴起
二、宋元时期徽州地域开发
三、新安理学形成与社会化
第二节 宋元时期徽州家谱编修的原因
一、宗族意识的萌生与家谱纂修
二、宗族族产、宗族血缘与家谱纂修
第二章 宋元时期徽州家谱的内容与特点
第一节 宋元时期徽州家谱的概况
一、宋元徽州家谱的遗存
二、宋元徽州家谱的编修
第二节 宋元时期徽州家谱的内容
一、谱序
二、凡例
三、世系
四、传记
第三节 宋元时期徽州家谱的特点
一、宋元时期徽州家谱编修的特点
二、宋元时期徽州家谱体例的特点
三、宋元时期徽州家谱内容的特点
第三章 宋元时期徽州谱学名家与典型家谱
第一节 宋元时期徽州谱学名家
一、陈栎
二、唐桂芳
三、舒
四、郑玉
第二节 宋元时期徽州家谱发凡
一、《汪氏渊源录》简论
二、《新安大族志》的成就与影响
中编 明清时期的徽州家谱
第四章 明清时期徽州家谱编修的背景与原因
第一节 明清时期徽州家谱编修的背景
一、明清徽州宗族的发展
二、明清徽商群体的兴盛
三、明清家谱编修的普遍
第二节 明清时期徽州家谱编修的原因
一、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建设的需要
二、明清时期徽州地方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 明清时期徽州家谱的内容与特点
第一节 明清时期徽州家谱的概况
一、馆藏明清徽州家谱遗存概况
二、馆藏明清徽州家谱姓氏概略
第二节 明清时期徽州家谱的内容
一、明清微州家谱继承的内容
二、明清徽州家谱创新的内容
第三节 明清时期徽州家谱的特点
一、明清徽州家谱体例完善、内容丰富
二、明清徽州家谱具有编修上的连续性特点
三、明清徽州家谱注重理论性的总结
四、明清徽州家谱与其他徽州地方文献具有高度关联性
第六章 明清徽州典型家谱
第一节 明代徽州典型家谱
一、《新安程氏统宗世谱》
二、《踏溪金氏族谱》
三、《休宁范氏族谱》
四、《临溪吴氏宗谱》
第二节 清代徽州典型家谱
一、《潭渡孝里黄氏族谱》
二、《歙西金山宋村宋氏族谱》
三、《绩溪金紫胡氏家谱》
四、《绩溪城西周氏宗谱》
下编 宋元明清徽州家谱编纂理论
第七章 徽州家谱的性质辨析
第一节 史籍性质
一、史籍性质的表达对象
二、史籍性质的表达思维
第二节 档案性质
一、档案性质的表达对象
二、档案性质的表达思维
第三节 史籍性质与档案性质统一于家谱的原因分析
一、明代以后徽州基层社会的影响
二、宋以后谱学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 徽州家谱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性思考
一、从宗旨上看:以国为尊,以族为重
二、从方法上看:宗法思想的运用
第二节 古今观的深层思考
一、尊古而不盲从的史源观
二、师古以求效今的古今观
第三节 功用性的理论与实践
一、史料功用
二、教育功用
第九章 徽州家谱编撰理论的沿革
第一节 徽州家谱编撰理论在宋元时期的转型与探索
一、编撰目的的变化
二、体例与内容的多样化
三、编撰思想的开阔
第二节 大发展与成熟一徽州家谱编撰理论在明代的不断发展
一、体例创新与定型
二、史学意识增强
三、家谱修撰理论的提出和趋于成熟
第三节 总结与兼收——徽州家谱修撰在清代的繁荣与时代新发展
第十章 徽州家谱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注重向正史、地方志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注重经济方面的记述
第三节 注重家谱的教育功能
第四节 关于女性的记载
第五节 谱惟载善,为亲者讳的传统
第十一章 徽州家谱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 宋元明清徽州家谱的研究现状
一、宋元徽州家谱的研究
二、明清徽州家谱的研究
第二节 宋元明清徽州家谱的研究问题
一、仍然存在的旧问题
二、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第三节 宋元明清徽州家谱的研究展望
一、加快徽州家谱原件的开放、开发与电子化的步伐
二、扩展徽州家谱研究的时间与空间视野
三、强化徽州家谱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