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1.1 药物发现中的类药性
1.2 本书的目的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药物性质评估及良好类药性的优势
2.1 引言
2.2 候选药物性质优化的主要方面
2.3 药物发现与开发过程简介
2.4 良好类药性的优势
2.5 药物发现中的性质分析
2.6 药物发现中的类药性优化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体内环境对药物暴露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给药方式
3.3 胃部环境
3.4 肠道环境
3.5 血流
3.6 肝脏
3.7 肾脏
3.8 血液-组织屏障
3.9 组织分布
3.10 药物手性的影响
3.11 体内药物暴露的挑战概述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结构的类药性快速预测规则
4.1 引言
4.2 预测规则的一般概念
4.3 类药五规则
4.4 韦伯规则
4.5 瓦宁规则
4.6 金三角规则
4.7 其他预测规则
4.8 预测规则在化合物评估中的应用
4.9 预测规则的应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亲脂性
5.1 亲脂性基本原理
5.2 亲脂性的影响
5.3 亲脂性研究案例和结构修饰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pKa
6.1 pKa基本原理
6.2 pKa的影响
6.3 pKa相关实例研究
6.4 优化pKa的结构改造策略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溶解度
7.1 引言
7.2 溶解度的基本原理
7.3 溶解度效应
7.4 生理因素对溶解度和吸收的影响
7.5 改善溶解度的结构修饰策略
7.6 提高溶出度的策略
7.7 盐型
7.8 药物发现过程中的溶解度策略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渗透性
第9章 转运体
第10章 血脑屏障
第11章 代谢稳定性
第12章 血浆稳定性
第13章 溶液稳定性
第14章 血浆和组织结合
第15章 细胞色素P450抑制
第16章 hERG钾通道的阻断
第17章 毒性
第18章 结构鉴定与纯度
第19章 药代动力学
第20章 先导化合物的性质
第21章 药物发现中的类药性整合策略
第22章 评估类药性的方法:一般概念
第23章 亲脂性研究方法
第24章 pKa研究方法
第25章 溶解度研究方法
第26章 渗透性研究方法
第27章 转运体研究方法
第28章 血脑屏障研究方法
第29章 代谢稳定性研究方法
第30章 血浆稳定性研究方法
第31章 溶液稳定性研究方法
第32章 CYP抑制方法
第33章 血浆和组织结合的研究方法
第34章 hERG研究方法
第35章 毒性研究方法
第36章 结构鉴定和纯度分析研究方法
第37章 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第38章 药代动力学性质的诊断和改善
第39章 前药
第40章 药物性质对生物测试的影响
第41章 制剂
附件1 参考答案
附件2 主要参考书
附件3 名词解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