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空间自然环境
1.2 空间人工环境
1.3 研究空间人工环境的意义
第2章 空间碎片环境
2.1 空间碎片概况
2.2 空间碎片来源
2.2.1 失效的载荷与运载火箭箭体
2.2.2 任务相关物体
2.2.3 解体碎片
2.2.4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射物
2.2.5 NaK合金冷却液
2.2.6 WestFord铜针
2.2.7 表面剥落物与微粒撞击溅射物
2.3 空间碎片分类
2.4 空间碎片监测
2.5 空间碎片环境模型
2.6 空间碎片发展趋势
2.6.1 空间碎片环境演变的主要表现
2.6.2 现有对策及面临的挑战
2.6.3 大型小卫星星座对空间碎片环境的影响
2.7 空间碎片环境效应分析
2.8 空间碎片效应模拟及实验论证
2.8.1 轻气炮发射技术
2.8.2 定向聚能加速器技术
2.8.3 电磁炮发射技术
2.8.4 激光驱动加速器技术
2.8.5 粉尘静电加速器技术
2.8.6 等离子体加速器技术
2.8.7 电热炮发射技术
2.9 消除空间碎片环境影响的主要手段
2.9.1 空间碎片规避措施
2.9.2 空间碎片防护措施
2.9.3 空间碎片预防措施
2.9.4 空间碎片清除措施
2.10 各国空间碎片清除计划
2.10.1 美国的电动碎片清除器
2.10.2 日本的微型清除器
2.10.3 德国的制动火箭星
2.10.4 瑞士的太空清理星
2.10.5 法国的碎片清除器
2.10.6 英国的“立方帆”清除器
2.10.7 欧空局空间碎片清除计划
2.11 中国对空间碎片的影响、贡献及研究进展
2.11.1 中国航天活动对空间碎片环境的影响
2.11.2 中国对空间碎片环境保护的贡献
2.11.3 中国空间碎片清除方法新概念
2.12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空间强电磁环境
3.1 空间核电磁脉冲环境
3.1.1 核电磁脉冲
3.1.2 空间核电磁脉冲环境效应
3.1.3 空间核电磁脉冲环境防护
3.1.4 核电磁脉冲环境研究现状概述
3.2 窄带高功率微波及其空间环境效应
3.2.1 窄带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及应用趋势
3.2.2 窄带高功率微波空间环境
3.2.3 航天器窄带高功率微波空间环境效应分析
3.2.4 航天器窄带高功率微波空间环境效应研究方法
3.2.5 航天器窄带高功率微波空间环境防护方法
3.2.6 航天器窄带高功率微波空间环境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3.3 超宽带高功率微波及其空间环境效应
3.3.1 超宽带高功率微波武器及其应用趋势
3.3.2 超宽带高功率微波空间环境
3.3.3 航天器超宽带高功率微波空间环境效应分析
3.3.4 航天器超宽带高功率微波空间环境效应研究方法
3.3.5 航天器超宽带高功率微波空间环境防护方法
3.3.6 航天器超宽带高功率微波空间环境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3.4 空间强电磁环境效应对比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空间强激光环境
4.1 激光武器的发展及应用趋势
4.1.1 国际研究现状
4.1.2 国内研究现状
4.1.3 激光武器应用趋势分析
4.2 空间强激光环境形成要素及光场分析
4.2.1 激光武器分类及天基激光武器系统组成
4.2.2 强激光的产生方法
4.2.3 典型空间激光武器光辐射密度分布
4.3 航天器强激光空间环境效应
4.3.1 高能激光对材料的毁伤机理
4.3.2 激光对卫星热控系统的毁伤效应
4.3.3 激光对卫星电源系统的毁伤效应
4.3.4 激光对卫星光学载荷的毁伤效应
4.3.5 强激光对卫星其他电子系统的毁伤效应
4.4 航天器强激光空间环境效应模拟及实验方法
4.4.1 环境效应模拟和实验的必要性
4.4.2 强激光环境效应模拟
4.4.3 强激光环境效应实验
4.5 航天器强激光空间环境防护
4.5.1 空间强激光环境防护现状
4.5.2 航天器有效载荷的激光防护
4.5.3 航天器整体防护技术
4.5.4 其他防护技术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空间高能粒子环境
5.1 空间自然粒子环境
5.1.1 银河宇宙射线
5.1.2 太阳粒子事件(solar particle events)
5.1.3 地球俘获带
5.1.4 近地空间环境
5.2 空间人工高能粒子环境
5.2.1 核爆炸形成的空间高能粒子环境
5.2.2 粒子束武器形成的空间高能粒子环境
5.3 高能粒子效应
5.3.1 自然空间粒子效应
5.3.2 人工高能粒子效应
5.4 空间人工高能粒子环境防护
5.4.1 非电离辐射防护
5.4.2 电离辐射防护
5.4.3 防护挑战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空间人工等离子体环境
6.1 等离子体基本特性
6.1.1 德拜长度
6.1.2 等离子体频率
6.1.3 等离子体参数
6.2 空间等离子体环境
6.2.1 电离层
6.2.2 磁层及外层空间
6.3 人工产生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方法
6.3.1 电离层人工产生等离子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