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章 故乡与母亲:第一篇作品
一、少年红柯的旷野意识
二、第一篇作品《手》
三、神性从猛烈的语词中显露
四、凤鸣岐山:圣贤梦想还是权力情结?
第二章 文学与人生:阅读史即成长史
一、初心寄于诗心中
二、历史小说强化了他的英雄情结
三、在探险文学中踏上英雄之旅
四、移动的书房
五、《金蔷薇》是防毒面具
第三章 诗人与周原:女神于诗歌中诞生
一、女神于诗歌中诞生
二、周原的复杂不可以诗歌言说
第四章 谁是骑手:从黄土地走向马背
一、文化多样性与文学创新
二、荒漠的另一种读法
三、《西去的骑手》张扬的生命力
四、谁是骑手?
第五章 浴火重生于西部高地
一、“杂种人格”作为参照
二、大自然与大生命
下篇
第六章 觉醒者型文化人格意象:红柯的文学贡献
一、河流:水的语法结构
二、鹰、骏马、骆驼:力与美的显现
三、牛与羊:善良的力量
四、生命树:生命之树长青
五、燕子:构筑家园的女性力量
六、喀拉布风暴:情感与欲望的风暴
七、太阳:太阳说,朝前走
八、“永远的少年”与女神
九、文化人格是一种免疫系统
第七章 红柯的现代派文学及意义
一、灵性之人的救赎之旅
二、捍卫自我的灵性
三、灵性的诗学
第八章 给我以火:红柯的付出
一、救赎者的呼救
二、守护精神之火
第九章 “我抓住了两个世界”
一、“看见”新疆
二、激活民间文学资源
三、“跨界”的空间思维
四、打通文化的龙脉
五、拉近文学与人生的距离
致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