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研究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80225
  • 作      者:
    作者:吕洁|责编:朱华彬//刘亚楠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近十几年来,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就业和收入方式逐渐多元化,村庄边界逐渐开放,村民的异质性大大增强,村庄共同体意识逐渐淡化,乡村社会结构及乡村治理模式也随之而发生改变。本书以华北的一个村庄为个案,分析了在工业化进程中,该村由村民生计方式、收入结构的变化而带来的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揭示了基层自治组织与村庄精英良性互动,引导村民致富,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实现村庄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的内在逻辑和嬗变过程。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理论视野中的乡村治理
一 中国乡村研究的主流范式
二 国家—社会关系研究
三 农村制度变迁研究
四 乡村关系研究
五 乡村精英研究
第三节 核心概念及乡村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 核心概念
二 乡村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三 乡村社会治理实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 研究方法
二 资料来源
三 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二章 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
第一节 传统的乡村治理运作模式
一 无为而治下的“乡绅治理模式”
二 编户齐民的“大共同体本位模式”
三 经纪体制下的“文化网络模式”
第二节 行政权力的深度渗入和全面控制
一 民国时期的乡村治理
二 人民公社管理模式
第三节 “乡政村治”体制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一 何为“乡政村治”
二 村民自治制度的特点与发展类型
三 村民自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
四 村民自治的实施绩效及发展前景
第四节 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一 乡村治理的前提条件
二 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三 乡村治理模式发展与创新的积极意义
第三章 村庄概况
第一节 村庄基本情况
一 村庄概况
二 交通状况
三 与周边乡镇的关系
四 与周边村庄的关系
五 村庄文化
六 土地经营模式
第二节 村庄历史
一 村庄发展历程
二 社会记忆
三 宗族
第三节 村庄经济发展
一 村庄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二 村庄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四章 村庄工业与社会分层
第一节 村庄工业发展及所带来的职业分化
一 村庄工业发展
二 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职业分化
第二节 村庄内部的社会分层
一 社会关系货币化
二 村民的阶层分化
三 分层效应
四 阶层分化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第五章 村庄权力与权威
第一节 村庄权力的类型
一 体制性权力
二 村庄内生性权力
三 普通村民的权利
第二节 企业主在村庄权力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一 企业主占据了村庄公共权力体系中的主要职位
二 企业主在村庄领导集团中居主导地位
三 成为党员是企业主重要的政治参与方式
第三节 村庄权力主体之间的博弈
一 体制内精英与普通村民的博弈
二 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的博弈
三 体制外精英与村民的博弈
第四节 村庄管理者的权威及其治理的合法性基础
一 村庄权威及其类型划分
二 影响村庄管理者权威的因素
三 村庄管理者的权威
第六章 村庄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第一节 村庄治理理念的创新
一 经营村庄
二 现代乡村治理理念:由对权力和权威的争夺走向协商与妥协
第二节 村庄管理者的行为逻辑
一 村庄管理者的心理预期
二 村庄管理者的行为逻辑
三 村庄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经济策略
第三节 村庄公共权力运行的目标及中心任务
一 村庄公共权力运行的目标
二 村庄公共权力运行的中心任务
第四节 村庄治理的合法性基础与利益诉求
一 村庄治理的合法性基础
二 村庄治理中的利益诉求及利益诱导
三 公共权力运行中的策略选择
第七章 村庄公共品供给
第一节 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品的供给
一 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特点
二 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状况
第二节 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一 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特点
二 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三重失灵”
第三节 村庄公共品供给
一 村庄公共品供给
二 资金来源与公共品供给之变
三 公共品供给中的利益均衡与机制创新
第八章 我国乡村治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构建“政府一市场一社会”合作共治的复合治理体系
一 合作共治符合基层民主治理的基本精神要求
二 合作共治的内涵与特征
三 政府、市场及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重新塑造
一 关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体系的描述
二 基层治理中的有效性与合法性
三 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重新塑造
第三节 乡村治理中新型技术手段的运用
一 网络社会背景下的农村社会治理
二 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
三 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社会治理
第四节 乡村社区记忆的现代性重建
一 重建乡村社区记忆的社会基础
二 重组乡村社区记忆的动力系统
三 重构乡村社区记忆的主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