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方案及相应系统(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专著)(精)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2268405
  • 作      者:
    作者:姚润明|责编:齐庆梅//毕凤鸣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共8章,围绕“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保障”这一方向,结合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节能减排目标及长江流域独特的气候特征和生产生活特点,重点阐述了建筑室内热环境改善的定量需求和人员供暖空调行为习惯,介绍了与该地区气候特征及多种运行模式特点相匹配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构造准则及营造技术体系、舒适节能供暖空调末端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实现压比适应和变容调节的高效压缩机技术、抑霜/除霜/探霜技术、供暖空调系统运行性能提升技术等,以及最新研发的适宜长江流城的新型高效空气源热泵系列产品设备及装置等。这些成果落地会极大地改善该地区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室内热环境舒适度,同时有效减缓该地区供暖空调能耗急剧上升趋势,助推国家节能减排战略,为国家“30·60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绿色发展与建筑节能减排
1.2 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的现状与发展
1.3 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的问题与挑战
1.4 本书主要内容与框架
第2章 室内热环境的调控行为特征及定量需求
2.1 室内热环境营造基础数据收集方法
2.1.1 热环境调节行为社会学调研
2.1.2 住户热环境及行为追踪测试
2.1.3 空调设备运行实时数据采集
2.2 住宅建筑中的人员行为特征
2.2.1 人员在室情况
2.2.2 热舒适适应性调节行为
2.2.3 供暖空调用能行为
2.3 长江流域建筑热环境需求
2.3.1 长江流域室内热环境和人员热舒适
2.3.2 自然环境下人体生理指标随温度变化规律
2.3.3 长江流域地区建筑室内热环境定量需求
2.4 小结
第3章 降低供暖供冷用能需求的围护结构和混合通风适宜技术及方案
3.1 长江流域气候特征与热工气候分区
3.1.1 长江流域气候特征
3.1.2 气候分区方法
3.1.3 热工气候分区
3.2 气候适宜性围护结构性能参数与节能技术研究
3.2.1 研究方法
3.2.2 非透明围护结构指标特性
3.2.3 外窗性能指标特征
3.2.4 保温
3.2.5 气密性
3.2.6 热桥
3.3 适宜的围护结构构造及施工工法研究
3.3.1 钢结构住宅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ALC板)
3.3.2 ALC板内嵌式外墙提升施工工法
3.4 混合通风技术及策略研究
3.4.1 自然通风节能潜力
3.4.2 自然通风策略
3.4.3 机械通风节能潜力
3.4.4 机械通风效果研究
3.4.5 混合通风节能潜力量化分析研究
3.5 利用自然能源缩短空调和供暖时间的技术方案
3.5.1 长江流域自然能源应用形式
3.5.2 长江流域自然能源应用潜力评价
3.5.3 单一自然能源利用方式的应用效果
3.5.4 多种自然能源利用方式相结合的应用效果
第4章 供暖空调末端性能改善技术与统一末端
4.1 供暖空调末端在长江流域地区存在的问题
4.1.1 对流末端
4.1.2 辐射末端
4.2 对流型统一末端
4.2.1 对流型末端舒适性改善关键技术
4.2.2 分散型调温调湿空调末端设备
4.3 辐射型统一末端
4.3.1 新型预制薄型地面辐射末端供暖性能
4.3.2 新型预制薄型地面辐射末端供冷性能与防结露研究
4.3.3 辐射空调系统除湿新风机
4.4 复合型统一末端
4.4.1 辐射与诱导送风复合供暖空调末端
4.4.2 装配式载能空调系统复合末端
第5章 高效空气源热泵设备
5.1 长江流域建筑对供暖空调设备的要求
5.1.1 长江流城室外工况及建筑负荷特征
5.1.2 空气源热泵的制冷与制热名义工况
5.1.3 长江流域空气源热泵的技术特征
5.2 转子压缩机的压比适应及容量调节技术
5.2.1 新型端面补气技术
5.2.2 滑板补气技术
5.2.3 吸气/补气独立压编技术
5.3 抑霜、探霜与除霜技术
5.3.1 超疏水表面改性抑霜技术
5.3.2 探霜技术
5.3.3 除霜技术
5.3.4 无霜空气源热泵技术
5.4 高效空气源热泵设计
5.4.1 空气源热泵室外机的实际运行工况
5.4.2 面向季节性能的逆向设计方法
5.4.3 压比适应变容调节空气源热泵的循环构建
5.4.4 空调器的设计优化
5.4.5 多联机的优化控制
5.5 现场性能测量方法
5.5.1 现场性能测量方法概述
5.5.2 空调器与多联机的现场性能测量方法
5.5.3 性能测量装置及其精度
5.6 小结
第6章 供暖空调系统构建与优化运行关键技术
6.1 能耗限值下的建筑供暖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6.1.1 基于能耗限额的建筑供暖空调系统设计与传统的系统设计的差异
6.1.2 基于能耗限额的建筑供暖空调系统设计流程
6.1.3 方案设计阶段协同设计
6.1.4 详细设计阶段协同设计
6.2 基于热源塔的新型供暖空调系统
6.2.1 热源塔热泵原理与系统构成
6.2.2 热源塔热质传递规律
6.2.3 热源塔热泵系统节能原理与节能潜力
6.3 供暖空调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
6.3.1 供暖空调系统长期检测方法
6.3.2 供暖空调系统故障诊断
6.4 供暖空调系统优化运行
6.4.1 系统模型
6.4.2 优化方法
6.4.3 优化结果与节能原理
第7章 长江流域室内热环境营造整体解决方案
7.1 长江流域微气候特征
7.1.1 典型微气候特征分类方法
7.1.2 长江流域典型微气候特性
7.2 建筑供暖供冷负荷特性及能耗需求
7.2.1 长江流域供暖供冷能耗现状
7.2.2 典型城市负荷特性及基准能耗分析
7.3 居住建筑满足能耗限额的技术路径分析
7.3.1 “多目标优化-多因素决策”模型
7.3.2 “多目标优化-多因素决策”结果分析
7.3.3 基于能耗限额的可行技术路径分析
7.4 技术路径社会环境效益评估
第8章 长江流域示范工程应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