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阿瑟·密勒关于社会剧的理论及其多方位的探索
0.00     定价 ¥ 9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4051091
  • 作      者:
    作者:张永明|责编:张霞
  • 出 版 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本研究阿瑟·密勒(1915-2005)戏剧的专著。阿瑟·密勒(1915-2005)戏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密勒本人及其作品和创作思想一直被欧美戏剧界所关注。自20世纪70年代末密勒访华后,国内学界对密勒及其作品的研究热情增加,本书正是以此为基点展开研究。本书着眼于密勒“社会剧”的基本主张,探寻中国戏剧与密勒的关联,分析密勒的作品,在肯定其成就的同时,思考密勒的作品及其戏剧理论对中国戏剧的启示。本书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国内外对于密勒的研究概况及评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一个简单的评述
第二节 一个新的切入点:阿瑟·密勒与中国戏剧的关系
上篇
第一章 关于中国的“问题剧”
第一节 中国戏剧倡导“问题剧”的原初动机
第二节 为”问题剧“正本清源”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戏剧创作的趋势——从问题剧向社会剧的转变
第二章 阿瑟·密勒关于社会剧的主张
第一节 密勒心目中的“易卜生”
第二节 倡导严肃戏剧
第三节 悲剧的主人公是普通人
第四节 戏剧要有“社会性”
第五节 倡导新型社会剧
中篇
第一章 《都是我儿子》(以下简称“《都》”)
第一节 家庭和社会——《都》剧中的父子关系
第二节 引入讨论,使得情节戏剧化
第三节 从第三幕看《都》剧创作的得与失
第二章 《推销员之死》
第一节 《推销员之死》:阿瑟·密勒的改变及其评价
第二节 戏剧情境的构成
一、环境
二、事件
三、关系
第三章 《萨勒姆的女巫》《桥头眺望》和《回忆两个星期一》
第一节 关于几部剧中的“社会问题”的探讨
一、《萨勒姆女巫》和“麦肯锡主义”
二、《桥头眺望》和“美籍意大利第一”问题
三、《回忆两个星期一》:赤裸裸的现实和心中压抑不住的欲望
第二节 荒原与人:几部剧中的人和社会的关系探究
一、《萨勒姆的女巫》所彰显的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桥头眺望》所彰显的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回忆两个星期一》所彰显的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节 剧作家的多方位探索
第四章 《堕落之后》
第一节 契合:关于情境与人的关系的探讨
一、昆廷与第一任妻子露易丝的爱情关系:热情与冷漠
二、昆廷与第二任妻子玛姬的爱情关系:依赖与厌倦
三、昆廷与第三任妻子霍尔佳的爱情关系:欣赏与理解
第二节 《堕落之后》之主题分析:信仰的破灭
一、家庭关系对于昆廷信仰破灭的影响
二、社会关系对昆廷信仰破灭的影响
第三节 探索——主观表现和客观再现的结合
一、表现与再现:理论追溯
二、《堕落之后》中的表现与再现
下篇
第一章 阿瑟·密勒剧作审美特征与当代化表现
第一节 阿瑟·密勒在中国
第二节 《狗儿爷涅槃》
第三节 自尊与财富:支配人生的两驾马车
第四节 《桑树坪纪事》
第二章 密勒戏剧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敬畏与疏离:密勒作品中的父子关系
第二节 悲悯与远观:密勒作品中的那些“推销员”们
第三节 逃离与融合:底层视角的社会剧创作观
第四节 信仰与欲望:密勒作品中的人生观
第三章 当代世界戏剧发展趋势与自我表达
第一节 坚守:人类精神的永恒家园
第二节 内涵:更注重自我意识的个性表达
第三节 诗化:在现实主义的语境下的内在追求
一、《兄弟姐妹》:诗史气质下的生命的残酷
二、《乡村》:诗意生活的崇高与日常
三、《安德鲁与多莉尼》:面具下掩不住的真情
四、镜与灯:东西方艺术的不断融合与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