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第一章 制度初订(清末-1917)
第一节 研究生教育的引介
一、对西方研究生教育的介绍
二、对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倡导
第二节 制度体系的设计
一、清末学制中的研究生教育
二、民初学制中的研究生教育
第三节 国外模式的初移
一、教会大学的兴起
二、教会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实施
第二章 实践初探(1917-1927)
第一节 学制体系的定型
一、对欧美研究生教育的推崇
二、高等教育学制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北京大学的探索
一、蔡元培与研究生教育的初建
二、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早期实践
第三节 其他高校的跟进
一、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科
三、东南大学制度规划
四、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
第三章 制度定型(1927-1937)
第一节 制度体系的完善
一、思想认识的深化
二、系列法规的颁行
第二节 培养机构的改设
一、研究院所的增加
二、学科专业的扩增
第三节 培养模式的定型
一、培养环节的规范
二、学位制度的实施
第四章 逆势推进(1937-1949)
第一节 教育方针的转向
一、研究生教育方针的订定
二、战时研究生教育的应变
三、战后研究生教育的运作
第二节 学位制度的完善
一、硕士学位制度的定型
二、博士学位制度的探索
第三节 研教事业的发展
一、培养机构的变化
二、培养环节的规范
第五章 新径初辙(1949-1966)
第一节 共和国前夕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尝试
一、陕北公学的研究生教育
二、鲁迅艺术文学院的研究生教育
三、延安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四、华北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五、中原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第二节 共和国初期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变迁
一、研究生教育新制的初期创立(1949-1952)
二、研究生教育体制的“苏式”鉴刁(1953-1956)
三、研究生教育体制的自主建构(1957-1965)
四、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中途折戟(“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三节 共和国初期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推进
一、研究生选拔工作的施行
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开展
三、研究生毕业分配的落实
第六章 恢复发展(1977-1985)
第一节 研究生教育的初步恢复(1977-1980)
一、恢复招生(1977-1978)
二、加速推进(1979-1980)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的制度重建(1981-1985)
一、学位制度的构建与完型
二、管理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三、分配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第三节 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发展(1981-1985)
一、培养规模的扩大
二、培养类型的拓展
三、培养层次的提升
四、学位授予的施行
第七章 改革调整(1986-1998)
第一节 方针政策的调适
一、贯彻“三个面向”,服务“四化”建设(1986-1992)
二、加快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1993-1998)
第二节 相关制度的变革
一、学位制度的变易
二、招考制度的改变
三、管理体制的改革
四、分配制度的变化
第三节 培养体系的改进
一、两级培养方式的规范
二、国际交流合作的推进
三、专业学位体系的发展
第八章 提速推进(1999
第一节 方针政策的变化
一、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结构调整(1999-2005)
二、改革培养机制,加快培养步伐(2006
第二节 制度层面的变化
一、学位制度的改变
二、招考制度的变化
三、管理体制的变迁
四、就业制度的变易
第三节 培养体系的变化
一、培养方式的变革
二、交流合作的深入
三、专业学位的扩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