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工程与工程文化
1.1 工程
1.1.1 何谓工程
1.1.2 理解工程的多个维度
1.1.3 工程的本质与特征
1.2 工程文化
1.2.1 工程文化的含义与功能
1.2.2 工程文化的历史发展
1.2.3 工程与自然、社会的协调
1.2.4 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2.5 工程理念制度法规
1.3 伟大与失败的工程
1.3.1 都江堰水利工程惠泽千古民生
1.3.2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灾难深重
1.4 中国工程文化的内涵及精神
1.4.1 中国工匠精神
1.4.2 中国工程师的职业精神
1.4.3 中国工程精神的诠释
第2章 机械工程文化
2.1 机械工程概述
2.2 机械工程学科
2.2.1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2.2.2 机械工程学科基础理论
2.2.3 机械工程相关交叉学科
2.3 机械工程发展史
2.3.1 古代机械工程
2.3.2 近代机械工程
2.3.3 现代机械工程
2.4 机械工程新技术
2.4.1 智能制造
2.4.2 精密及超精密加工
2.4.3 柔性制造
2.4.4 增材制造
2.4.5 绿色制造
2.4.6 生物制造
2.5 机械工程与文化
2.5.1 机械工程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2.5.2 机械与社会生产
2.5.3 机械工程与我们的生活
2.5.4 机械文明的辩证思考
2.6 机械工程的未来
2.6.1 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2.6.2 未来机械工程与生产生活
第3章 汽车工程文化
3.1 汽车发展史
3.1.1 蒸汽汽车的诞生
3.1.2 第一台汽油机的诞生
3.1.3 第一辆汽油机汽车的诞生
3.1.4 哥特里布·戴姆勒的四轮汽车
3.1.5 手工装配单件小量生产
3.1.6 汽车史上首次大批量生产
3.1.7 车型种类和技术的发展时期
3.1.8 汽车技术进步时期
3.1.9 汽车产品多样化时期
3.1.10 汽车全球化
3.2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3.2.1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1950~1965年)
3.2.2 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阶段(1965~1980年)
3.2.3 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放合作阶段(1999年)
3.2.4 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2000年以来至今)
3.3 汽车品牌
3.3.1 国内汽车品牌
3.3.2 国外汽车品牌
3.4 汽车基础知识
3.4.1 汽车的总体构造
3.4.2 发动机
3.4.3 汽车底盘
3.4.4 汽车车身
3.4.5 汽车电气设备
3.5 汽车设计
3.5.1 方案策划阶段
3.5.2 概念设计阶段
3.5.3 工程设计阶段
3.5.4 样车试验阶段
3.5.5 投产启动阶段
3.6 汽车制造
3.6.1 冲压工艺
3.6.2 焊接工艺
3.6.3 涂装工艺
3.6.4 总装工艺
3.6.5 检测
3.7 汽车新技术
3.7.1 新能源汽车技术
3.7.2 智能汽车技术
第4章 测绘工程与文化
4.1 测绘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4.1.1 测绘学的概念
4.1.2 测绘学研究的内容
4.2 测绘学的学科分类
4.2.1 大地测量学
4.2.2 地图学
4.2.3 工程测量学
4.2.4 摄影测量学
4.2.5 海洋测绘学
4.3 测绘学的地位和作用
4.3.1 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
4.3.2 在自然灾害监测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3.3 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3.4 测绘学在空间探测和国防建设中的作用
4.3.5 在当代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4.4 测绘学发展历史
4.4.1 概述
4.4.2 地球形状和大小研究
4.4.3 地图发展历史
4.4.4 测绘仪器发展历史
4.5 现代测绘技术
4.5.1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4.5.2 遥感技术
4.5.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4.5.4 “3S”集成技术
4.5.5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
4.5.6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4.5.7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4.5.8 卫星重力探测技术
4.5.9 虚拟现实技术
4.5.10 现代测绘仪器
4.6 测绘技术发展趋势
4.6.1 大地测量发展趋势
4.6.2 工程测量发展趋势
4.6.3 地图制图学发展趋势
4.6.4 摄影测量与遥感发展趋势
4.6.5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4.6.6 海洋测绘发展趋势
第5章 路桥工程文化
5.1 道路工程
5.1.1 道路的历史发展
5.1.2 道路结构与材料的历史演进
5.1.3 道路的设计与修筑
5.1.4 天路是什么路
5.2 桥梁工程
5.2.1 跨水越谷
5.2.2 桥梁结构
5.2.3 两座大桥的启示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