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推荐序(刘宝存)
译者序
缩略语表
第1章 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争论持续发酵
1.1 国际化:公众讨论高等教育时主要关注的问题
1.2 国际化、欧洲化和全球化
1.3 国际化或“再国际化”
1.4 国际化:超越渐进性变革
1.5 政策和行动领域
1.6 总结
第2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欧洲经验
2.1 国际化在公众讨论高等教育、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时发挥的作用
2.2 主要维度及核心概念
2.3 学生流动及对学业成就的认可: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
2.4 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实现质的飞跃
2.5 “博洛尼亚进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新的发展阶段
2.6 总结
第3章 全球化大学的国际化活动与人员流动
3.1 概述
3.2 人员交换与流动的增长
3.3 需要重新考量并改变国际化政策及行动
3.4 当前问题:情景共现
3.5 长期发展趋势及挑战
3.6 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
3.7 负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织机构今后的任务
第4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综述
4.1 研究现状
4.2 主要议题
4.3 概念及方法
4.4 《国际教育研究杂志》的作用
4.5 总结
第5章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流
5.1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和措施的变革
5.2 德国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
5.3 国际化政策与变化的时代精神
5.4 世界和欧洲范围的国际化活动
5.5 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时存在的问题
5.6 外国学生来德留学情况
5.7 德国学生出国留学情况
5.8 学者流动和研究合作
5.9 国际化的其他指标
5.10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和活动以及围绕国际化展开的广泛讨论
5.11 HEIGLO项目的主要研究结果
第6章 短期留学:参加“伊拉斯谟项目”学生的生活
6.1 做出选择
6.2 获取信息并递交申请
6.3 最终决定
6.4 安定下来
6.5 用外语学习和生活
6.6 学术经历
6.7 学术经历以外的留学生活
6.8 综合评价
6.9 总结
第7章 短期学生流动的影响
7.1 短期外向流动:欧洲跨境学生流动政策的核心关切
7.2 有关短期外向流动的信息基础薄弱
7.3 统计和调查结果
7.4 短期学生流动的影响
7.5 总结
第8章 学生的国际流动:欧洲的政策目标
8.1 增加学生流动:欧洲主要的政策目标
8.2 “学生流动”:含义丰富
8.3 国际统计现状
8.4 “博洛尼亚进程”中的学生流动:谨慎的数据信息
8.5 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流动事件”:欧洲短期学生流动的主要目标
8.6 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流动的频率
8.7 衡量欧洲学生外向流动的价值
第9章 博洛尼亚与学生流动性:一个模糊的关系
9.1 通过结构趋同提高学生流动性
9.2 欧洲促进学生流动的早期措施
9.3 博洛尼亚作为学生流动潜在驱动力的特点
9.4 “博洛尼亚进程”早期的外国学生
9.5 检验“博洛尼亚进程”影响的糟糕的统计基础
9.6 自2009年以来数据和视角的变化
9.7 “博洛尼亚进程”后期的“国际”学生
9.8 学习过程中的国际流动事件
9.9 总结
第10章 学术流动与学术移民:我们已知和未知的事情
10.1 引言
10.2 流动:情境、原理及概念
10.3 学生流动知识现状一览
10.4 学术流动的概念辨析及统计资料
10.5 学术流动的主要报告和现有数据一览
10.6 国际学术流动和流动学者活动的复杂模式:基于比较调查的结果
10.7 总结
第11章 国际化与新一代学者
11.1 绪论
11.2 学者代际
11.3 职业国际化
11.4 国际化活动
11.5 外语的使用
11.6 国际化传记与国际化活动:代际的相似联系?
11.7 国际化传记与国际化活动对代际的影响是否类似?
11.8 总结
第12章 高等教育体系正在走向一种新的趋同设计吗?
12.1 简介
12.2 高等教育体系模式的主要维度
12.3 传统大学曾占主导地位
12.4 统一或多类型的体系
12.5 学习项目的长度和水平
12.6 学习项目的课程推力
12.7 世纪之交的新讨论、新政策和新趋势
12.8 总结
第13章 卓越的高等教育和国际的高等教育
13.1 国际化:一个重要主题和政策推动力
13.2 国际化:一种什么手段?
13.3 学生流动:最适合研究国际化影响的领域
13.4 全球学生流动量化趋势论述
13.5 欧洲学生流动量化趋势论述
13.6 学生流动性与“质量”
13.7 学生流动性与“就业能力”
13.8 论“卓越”
13.9 流动性和“卓越”
13.10 总结
第14章 高等教育研究
14.1 导言
14.2 以主题为中心、与实践相关联的领域
14.3 研究机构设置的多样化及研究的角色
14.4 主题范围
14.5 跨越国境的高等教育研究
14.6 高等教育:一个专家云集知识丰富的小型学术领域
14.7 主要发现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