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长江源区概况
1.1.1 区域位置
1.1.2 地质地貌
1.1.3 河流水系
1.1.4 气象水文
1.1.5 植被土壤
1.1.6 水生生物
1.1.7 人类活动
1.2 长江源科学考察意义
第2章 长江源科学考察历程
2.1 长江源确定
2.1.1 长江正源确定
2.1.2 长江三源确定
2.2 2010年长江源综合科学考察
2.3 2012—2018年长江源科学考察
2.4 2019年长江源科学考察
第3章 长江源区综合科学考察成果
3.1 水循环与水资源
3.1.1 长江源区近700年干湿变化特征
3.1.2 长江源区近60年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
3.1.3 长江源区近60年水资源量时空演变规律
3.1.4 未来气候变化下长江源水资源演变趋势预估
3.1.5 小结与讨论
3.2 河流泥沙
3.2.1 长江源水沙特性及变化情况
3.2.2 河谷形态调查及典型游荡河型演变规律
3.2.3 河床沉积物调查分析及历史断面形态复原
3.2.4 小结与讨论
3.3 水环境
3.3.1 水环境质量
3.3.2 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3.3.3 水化学特征分析
3.3.4 小结与讨论
3.4 水生态
3.4.1 浮游植物
3.4.2 底栖动物
3.4.3 长江源区裂腹鱼类
3.4.4 南源当曲鱼类越冬场
3.4.5 小结与讨论
3.5 湿地生态系统
3.5.1 湿地面积及景观格局变化
3.5.2 道路建设对植被及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3.5.3 长江源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3.5.4 小结与讨论
3.6 植被生态
3.6.1 长江源区植被景观格局与植物种类
3.6.2 长江源区植物多样性和植被生产力空间分布规律
3.6.3 长江南源典型区生态退化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
3.6.4 小结与讨论
3.7 水土保持
3.7.1 水土流失现状
3.7.2 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
3.7.3 水土保持成效
3.7.4 土壤侵蚀风险分析
3.7.5 小结与讨论
3.8 地下水环境
3.8.1 地下水循环模式
3.8.2 地下水动态及资源量
3.8.3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3.8.4 城镇建设影响地下水环境
3.8.5 小结与讨论
3.9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3.9.1 长江源区湖泊面积变化遥感监测
3.9.2 长江源区冰川变化遥感监测
3.9.3 长江源区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
3.9.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加强江源保护的若干建议
4.1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为江源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4.2 加强综合能力建设,为江源保护提供监管保障
4.3 加强重大问题研究与成果应用,为江源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4.4 严控人为活动强度,为江源生态环境自然恢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附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