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有意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经验之间做到三个方面的融合:一是将贾平凹个人成长研究与其作品研究相结合,以前者为背景,以后者为支撑。通过述与评,梳理归纳其生平经历、创作源泉、阅读和接受,以及地域文化和作家创作的关系等;通过细读文本,分析贾平凹的文学观念,鉴赏他的散文、小说、诗、书、画等。二是将作家的人格养成、创作心理、创作过程与学生的培养目标相结合,诸如将作家经历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文本解读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审美分析与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相结合。贾平凹既富有才情,又善于体悟,还具有超于常人的勤奋,被称为“鬼才”“文坛独行侠”和“文坛劳模”,在文坛上,三者兼具的人凤毛麟角。贾平凹的人格养成既与他对创作精益求精的追求是同步的,也与他对文学的贡献是相辅相成的。三是在作品细读中,穿插相关文学理论知识,诸如叙事学、生态批评、文学地理学、语言本体论等。在对贾平凹小说的细读中,切入文本的理论角度各有不同,以具体文本为脚本,以理论切人为突破口,拓展了文本的阅读视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