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案例
一、抢劫罪
孙家洪、濮剑鸣等绑架、抢劫、故意杀人案[第947号]——在绑架案件中,能否仅依据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了人身控制行为就认定其具有“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以及绑架罪中的“情节较轻”是否包括未遂情节
刘星抢劫案[第949号]——在犯罪预备阶段单独停止犯罪,未积极阻止同案犯继续实施犯罪,也未有效防止共同犯罪结果发生的,能否成立犯罪中止
李某甲等寻衅滋事案[第1002号]——未成年人多次强取其他未成年人少量财物的案件如何处理
罗灵伟、蒋鼎非法拘禁案[第1008号]——无法查清被害人是否存在债务的情况下,如何认定行为人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的行为性质
习海珠抢劫案[第1063号]——在拖欠被害人钱款情况下,以暴力、胁迫手段逼迫被害人书写收条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属于犯罪既遂还是未遂?
韦猛抢劫案[第1180号]——进入无人居住的待租房屋实施抢劫,不属于“入户抢劫”
秦红抢劫案[第1181号]——被允许入户后临时起意盗窃,被发现后当场使用暴力的,能否认定“入户抢劫”
张红军抢劫、盗窃案[第1182号]——入户盗窃数额较少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能否认定“入户抢劫”
郭建良抢劫案[第1183号]——“抢劫致人死亡”的司法认定
王志国、肖建美抢劫案[第1184号]——“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认定
姚小林等抢劫案[第1185号]——抢劫信用卡的犯罪数额认定
翟光强等抢劫案[第1187号]——在他人实施盗窃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的犯罪过程中加入其中的行为如何定性
李智豪抢劫案[第1201号]——抢夺车辆后被对方GPS追踪、拦截而持枪威胁的,能否转化为抢劫罪
郭光伟、李涛抢劫案[第1224号]——共同致一人死亡的案件中,如何认定罪责最严重的主犯
祝日峰、祝某强抢劫案[第1226号]——多次抢劫预备能否认定为“多次抢劫”
王艳峰抢劫案[第1246号]——犯信用卡诈骗罪,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的,可否转化为抢劫罪
黄民喜等寻衅滋事案[第1248号]——使用轻微暴力帮他人抢回赌资的行为如何定性
白云江、谭蓓蓓故意杀人、抢劫、强奸案[第1256号]——共同故意杀人犯罪中各被告人地位、作用的区分
高佑铭抢劫案[第1261号]——根据被告人的供述、指认提取到了隐蔽性很强的物证,且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并排除串供、逼供、诱供等可能性的,可以认定有罪
沈超故意杀人、抢劫案[第1300号]——前罪符合犯罪记录封存条件,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如何处理
蒋伟伟抢劫案[第1301号]——如何认定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的行为
朱伦军寻衅滋事案[第1345号]——多次拦截儿童强行夺取较低经济价值物品的行为如何定性
二、盗窃罪
关盛艺盗窃案[第1012号]——误将非债务人的财物作为债务人的财物加以盗窃的如何定性以及刑事审判中民事纠纷的基础事实严重影响到量刑的是否有必要审查确认
熊海涛盗窃案[第1013号]——明知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正在盗卖他人或者自己家中财物,仍然上门帮助转移并予以收购的,如何定性
花荣盗窃案[第1047号]——入户盗窃既未遂形态如何认定以及盗窃过程中群众在户外监视是否意味着被害人未失去对财物的控制
钟超等盗窃,高卫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第1090号]——如何适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入罪数额标准
汤雨华、庄瑞军盗窃,朱端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第1098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与上游犯罪的量刑平衡
孙善凯、刘军、朱康盗窃案[第1100号]——事先承诺收购指定的特殊产品并在事后低价收购的行为如何定性
郭锐、黄立新盗窃,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第1108号]——与盗窃犯罪分子事前通谋的收赃行为如何定性
张万盗窃案[第1128号]——盗窃罪中数额巨大与减半认定情形并存的如何适用法律
巫建福盗窃案[第1175号]——利用入户盗窃所得车钥匙在户外窃取摩托车的行为,是否属于“入户盗窃”
何弦、汪顺太非法处置扣押的财产案[第1177号]——盗取自己被公安机关扣押的车辆应如何定性
……
刑事立法、司法规范
刑事政策
经验交流
实务探讨
疑案争鸣
理论前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