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参考文献
第1章 储层物理属性
1.1 常规岩心分析
1.2 特殊岩心分析
1.3 核磁共振岩心分析
第2章 孔隙度
2.1 地质属性的类型
2.2 压实孔隙度
2.3 颗粒形状
2.4 孔隙度的影响因素
2.5 自然环境中孔隙度值的范围
2.6 孔隙度的测量
参考文献
第3章 渗透率
3.1 渗透率的测量方法
3.2 渗透率的测量
3.3 绝对渗透率的校正
3.4 垂直渗透率和水平渗透率
3.5 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3.6 孔渗关系
3.7 微生物岩的孔渗性质
3.8 基于Kozeny-carman方程估算渗透率
3.9 渗透率的方向性
3.10 Lorenz系数
3.11 Dykstra-Parsons系数
参考文献
第4章 润湿性
4.1 界面张力和接触角
4.2 滞后效应
4.3 应用纳米粒子改变润湿性
4.4 渗吸和排驱
4.5 测量润湿性
4.6 Amott和USBM润湿测量方法的对比
参考文献
第5章 饱和度和毛细管压力
5.1 饱和度
5.2 通过岩心样品确定饱和度
5.3 储层饱和度随深度的变化
5.4 毛细管压力
5.5 实验室测量毛细管压力
5.6 毛细管压力的滞后效应
5.7 毛细管压力数据的平均方法:Leverett J函数
参考文献
第6章 相对渗透率
6.1 Corey关系
6.2 评估孔喉分布指数
6.3 相渗的实验室测量方法
6.4 相渗的稳态法测量
6.5 相渗的非稳态法测量
6.6 相渗、毛细管压力,以及分相流量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7章 上覆压力和储层岩石的压缩性
7.1 上覆压力
7.1.1 孔隙压力
7.1.2 有效压力
7.2 储层岩石的压缩性
参考文献
第8章 非常规油气储层
8.1 概况
8.2 非常规石油地质
8.3 连续性油气聚集
8.4 方法和技术
8.5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定义
8.6 纳米孔隙系统储层
8.7 非常规储层的地层评价和储层表征
8.8 确定附存油气的干酪根的含量
8.9 非常规油气采收率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第9章 天然裂缝储层
9.1 岩石的破裂机理
9.2 形变属性
9.3 裂缝的定量评价
9.4 天然裂缝的指示
9.5 裂缝的面积
9.6 裂缝储层的流体饱和度
9.7 裂缝网络系统的孔渗关系
9.8 裂缝性岩石的压缩性
9.9 裂缝性储层的相渗
9.10 裂缝性地层的毛细管压力
参考文献
附录A 单位换算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