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家与创作
第一节 出身与家世
一、佛教僧人世家
二、严谨而开明的家庭教育
三、政治季节与荒废学业
第二节 文学创作人生
一、酒吧孕育的小说家
二、80年代的文学旗手
三、“出走”与“转型”
四、“回归”与“介入”
五、起于沉实归于虚幻
第二章 “青春三部曲”:自由民主主义的面目
第一节 《且听风吟》:一个时代的感伤
一、“全共斗”一代的精神损伤
二、众生“丧失”与“死亡”
三、首发的中国形象
第二节 《1973年的弹子球》:庄严告别的仪式
一、1973年的精神转折
二、庄严“告别”的仪式
三、历史回眸与反思
四、中国杰——落寞的漂泊者
第三节 《寻羊冒险记》:重获价值
一、寻羊冒险——1978年的抗争
二、浸染着血污的现代史
三、当代法西斯暴力体制遗存
四、中国杰——家国悲剧
第四节 《去中国的小船》:“绿接天际”的中国想象
一、三个阶段,三次交往
二、暧昧形象,复杂心态
三、美好的中国想象
第三章 “80年代三大小说”:找不到出口的“现实性”
第一节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主观精神世界的沦落
一、殒于高科技“现实世界”
二、迷失在终极“意识世界”
三、共同的精神指向
四、虚假的爱与拯救
第二节 《挪威的森林》:青春的困惑
一、“乱花迷离”的情爱悲剧
二、跨时代的价值观表达
第三节 《舞!舞!舞!》:发达资本主义的挽歌
一、艺术毁灭的趋势
二、无处不在的商业黑洞
三、应召女郎群像——金元时代的慰安妇
四、垄断资本社会的本体批判
第四章 《奇鸟行状景》:“新民族主义”转向
第一节 “满洲”编年史
一、死而后生!诺门坎
二、溃败中的“满洲”
三、西伯利亚囚徒
第二节 矛盾摇摆的战争观
一、反战争暴力的民主和平立场
二、隐在的民族视角和历史修正话语
第三节 “他者”形象与“颜色”意识
一、色彩逆转的中国形象
二、苏联极权暴政形象
第五章 《海边的卡夫卡》:“新兴国家主义”策略
第一节 “原型”关照下的“世代”故事
一、少年出走——“弑父娶母”
二、失智老人——“受难、复活与拯救”
三、为爱而呼吸的女性——“男女同体”与“原罪”
第二节 “新民族主义”的战争观
一、中田童年故事:显在的修正主义话语
二、少年二进森林:隐在的修正主义逻辑
第三节 “新兴国家主义”策略
一、“弑父娶母”故事总体
二、三位一体,勾销历史与记忆的共谋
第六章 《1Q84》:终而虚化的善恶观
第一节 宏大叙事,双重结构
一、通俗流行故事
二、凝重的个人生活史
第二节 重大的社会人生主题
一、纵向社会发展史
二、横向世态人生画卷
第三节 形而上体制思考
一、由显而虚的超验故事
二、现行民主体制批判
第四节 相对化的善恶观
第七章 大众消费文化策略
第一节 文学之内的商品化制作
一、迎合各方心态、满足不同阅读需求的题材
二、靠技巧制造的商品
第二节 文学之外的市场化经营
一、创作者的市场化行为
二、经营方的市场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