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1.1.1 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
1.1.2 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
1.2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3 通信模式
1.3.1 单工通信模式
1.3.2 半双工通信模式
1.3.3 全双工通信模式
1.4 冲突域及冲突避免机制
1.5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5.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历程
1.5.2 OSI/RM各层主要功能
1.5.3 局域网体系结构
1.6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本原理
1.6.1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本流程
1.6.2 对等层通信原理
1.7 报文封装和解封装
1.8 以太网帧格式
1.8.1 Ethernet Ⅱ帧格式
1.8.2 IEEE 802.3帧格式
1.9 MAC地址
1.9.1 MAC地址类型
1.9.2 二层交换机的数据帧转发行为
1.9.3 二层交换示例
第2章 IPv4协议及子网划分与聚合
2.1 IPv4数据包格式
2.2 IPv4数据包分片与重组
2.2.1 IPv4数据包分片
2.2.2 IPv4数据包分片重组
2.3 IPv4地址
2.3.1 IPv4地址基本格式
2.3.2 子网掩码、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2.3.3 4种主要的进制及相互转换方法
2.3.4 IPv4地址分类
2.3.5 公网/私网IPv4地址
2.3.6 特殊的IPv4地址
2.4 IPv4子网划分与聚合
2.4.1 VLSM子网划分的基本思想
2.4.2 广播地址的分类
2.4.3 IPv4子网划分方法及示例
2.4.4 CIDR子网聚合的基本思想
2.4.5 子网聚合方法及示例
2.4.6 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注意事项
2.5 IPv4网络的3种数据包传输方式
2.5.1 单播传输方式
2.5.2 广播传输方式
2.5.3 组播传输方式
第3章 TCP/IP协议栈中其他主要协议
3.1 ICMP
3.1.1 ICMP数据包格式
3.1.2 ICMP的典型应用
3.1.3 Tracert的工作原理
3.2 ARP
3.2.1 ARP数据包格式
3.2.2 ARP映射表项
3.2.3 ARP地址解析原理
3.2.4 ARP代理
3.2.5 免费ARP工作原理
3.3 TCP
3.3.1 TCP的主要特性
3.3.2 TCP数据段格式
3.3.3 TCP连接的建立与释放
3.3.4 TCP的确认机制
3.3.5 TCP的流量控制机制
3.4 UDP
第4章 VRP系统基础及设备登录
4.1 VRP系统简介
4.2 设备本地登录
4.2.1 用户界面
4.2.2 命令级别和用户级别
4.2.3 本地登录
4.3 命令行基础
4.3.1 VRP命令行视图
4.3.2 VRP命令行格式约定
4.3.3 VRP命令行编辑
4.3.4 VRP命令行在线帮助
4.3.5 VRP命令行的通用错误提示
4.3.6 使用undo命令行
4.3.7 查看历史命令
4.4 设备基础配置
4.4.1 配置主机名
4.4.2 设置系统时钟
4.4.3 配置用户界面属性
4.4.4 配置用户登录权限和安全认证
4.4.5 配置接口IP地址
4.4.6 配置用户级别和用户级别切换
4.5 Telnet登录配置
4.5.1 Telnet服务器配置
4.5.2 Telnet登录配置示例
第5章 VRP文件系统、配置文件和启动文件
5.1 VRP文件系统管理
5.1.1 文件的命名规则
5.1.2 常用目录管理命令
5.1.3 常用文件管理命令
5.1.4 存储器管理
5.2 配置文件管理
5.2.1 配置文件保存
5.2.2 比较当前配置和保存的配置
5.2.3 清除配置
5.2.4 恢复出厂配置
5.3 VRP系统更新
5.3.1 FTP的两种工作模式
5.3.2 FTP传输模式
5.3.3 通过FTP进行VRP系统升级
5.3.4 通过TFTP进行文件传输
5.4 配置系统启动文件
5.4.1 系统启动文件配置命令
5.4.2 重新启动设备
第6章 以太网接口、链路聚合及交换机堆叠和集群
6.1 接口配置与管理
6.1.1 逻辑接口的配置与管理
6.1.2 以太网接口基本属性配置
6.1.3 以太网端口组配置
6.2 网络可靠性解决方案
6.2.1 单板可靠性方案
6.2.2 设备可靠性方案
6.2.3 链路可靠性方案
6.3 Eth-Trunk基础和工作原理
6.3.1 Eth-Trunk简介
6.3.2 链路聚合基本概念
6.3.3 手工模式链路聚合原理
6.3.4 LACP模式链路聚合基本概念
6.3.5 LACPDU报文格式和聚合链路建立原理
6.3.6 链路聚合负载分担方式
6.4 Eth-Trunk链路聚合配置与管理
6.4.1 链路聚合配置注意事项
6.4.2 手工模式链路聚合配置与管理
6.4.3 LACP模式链路聚合配置与管理
第7章 生成树协议技术
7.1 STP基础
7.1.1 STP的引入背景
7.1.2 STP基础
7.2 STP BPDU
7.2.1 配置BPDU
7.2.2 TCN BPDU
7.3 STP生成树计算原理
7.3.1 根桥选举原理
7.3.2 根端口选举原理
7.3.3 指定端口选举原理
7.4 STP定时器及其应用
7.4.1 STP定时器
7.4.2 STP Max Age定时器的应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