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海绵城市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1 海绵城市理论基础
1.1 提出背景
1.2 理论基础
2 海绵城市建设架构
2.1 目标内容
2.2 建设途径
3 海绵城市构建技术
3.1 渗透技术
3.2 滞留技术
3.3 调蓄技术
3.4 净化技术
3.5 用排技术
4 公园绿地海绵化建设
4.1 典型案例剖析
4.2 海绵化策略
第2章 公园绿地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
1 项目规划区域背景
1.1 项目总体规划
1.2 自然环境条件
1.3 市政支撑体系
1.4 周边水环境
2 景观水体功能定位
3 景观水体维护方案
3.1 水质立体维护系统
3.2 补充水和循环水水质要求
3.3 水质维护系统运行管理
4 绿地海绵体规划设计
4.1 雨水管理设计
4.2 补充水系统设计
4.3 循环水系统设计
4.4 水体净化场设计
第3章 公园绿地海绵体构建技术与途径
1 渗透设施
1.1 透水铺装
1.2 屋顶绿化
1.3 绿环渗透设施
2 滞留设施
2.1 湿生植物园
2.2 特殊水生植物园
2.3 旱溪花镜
3 调蓄设施
3.1 自然水体蓄存
3.2 沟管网络蓄存
3.3 雨水湿地/湿塘
4 净化设施
4.1 人工强化处理系统
4.2 生物强化处理
4.3 原位生态修复
5 用排设施与技术
5.1 绿化浇灌
5.2 人工水景
5.3 排水技术
第4章 公园绿地景观水体水生态恢复效果
1 水生生物调查方法
1.1 植物多样性调查
1.2 植物生物量调查
1.3 动物多样性调查
2 生态驳岸类型及比例
2.1 生态驳岸类型
2.2 生态岸线比例
3 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
3.1 植物种类组成
3.2 生活型和生长型
3.3 植物应用频度
3.4 植物分布面积
3.5 植物高度分类
4 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
4.1 植物群落类型
4.2 主要群落特征
4.3 群落配置类型
4.4 植被景观分区
5 水生植被功能恢复
5.1 植被生物量
5.2 植物氮磷营养
6 水生动物多样性
6.1 鱼类资源
6.2 底栖动物
7 水生态恢复效果评价
7.1 水生植物种类恢复评价
7.2 水生植被恢复阶段诊断
7.3 水生动物种类恢复效果
第5章 公园绿地景观水体水环境质量评价
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1.1 采样点设置
1.2 水质测试方法
1.3 沉积物分析方法
1.4 污染评估方法
2 沉积物质量评价
2.1 营养盐分布特征
2.2 营养盐污染评价
2.3 重金属含量特征
2.4 重金属污染评价
2.5 重金属潜在危害评价
3 水质现状评价
3.1 水质年际变化
3.2 水质每月动态
3.3 水质现状综合评价
4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第6章 公园绿地海绵基础设施功能提升
1 试验处理与分析方法
1.1 水生植物氮磷去除评价
1.2 表面流人工湿地试验处理
1.3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试验处理
2 景观水体水生植物氮磷去除潜力
2.1 不同水生植物氮磷含量
2.2 不同水生植物氮磷去除量
2.3 不同生活型氮磷去除量
2.4 水生植物功能群划分
2.5 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管理对策
3 表面流人工湿地优化对策
3.1 基建结构优化
3.2 水力停留时间
3.3 水质净化效果
3.4 具体优化措施
4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效能提升
4.1 高功效植物配置方式
4.2 不同负荷污水处理效果
4.3 湿地床植物选择及配置
附表1 上海辰山植物园特殊水生园水生植物应用名录
附表2 上海辰山植物园旱溪花镜植物应用名录
附表3 上海辰山植物园景观水体水生植物应用名录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