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末学堂与近代中国教育财政的起源(精)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188609
  • 作      者:
    作者:蒋宝麟|责编:李期耀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通过考察中央及地方教育经费来源、教育经费编制等问题,梳理了近代中国教育财政的制度化过程。全书分为7章,第一章讲科举与学堂并立时期传统教育经费用途的转化,第二章分析科举废除后相关经费体系的转型,第三、四章讲清末教育财政的层级和财政预算体系中的教育经费编制,第五章讲公款共产与清末兴学,第六章讲京师大学堂与清末中央教育财政,第七章以三(两)江师范学堂中心分析当时的省界、学额冲突。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科举与学堂并立时期传统教育经费用途的转化
一 戊戌变法前学堂经费中的“外销”与“正款”
二 戊戌、庚子后书院改学堂中的经费问题
三 官绅权力与传统教育经费的用途转化
第二章 科举制废除后科举经费体系的转型
一 清代各项科举经费收支之成例
二 科举制废除之际科举经费处置的方案
三 学部的妥协方案与各省提留经费的困境
四 省城与府州县间关于各项科举经费之分成
第三章 清末教育财政的层级
一 中央教育财政
二 省教育财政
三 州县教育财政
第四章 清末财政预算体系中的教育经费编制
一 预算试办前的教育经费收支编制
二 清理财政与各省教育经费收支科目定性
三 国家与地方:试办宣统三、四年预算中的教育经费
四 专业与“民意”:省地方教育费预算编审中的争议
第五章 公款公产与清末兴学
一 从科举旧款到公款公产
二 “公款公产”集合概念的形成
三 清理公款公产的多重导向
第六章 京师大学堂与清末中央教育财政
一 大学堂创办之初的户部拨款
二 大学堂复办后经费来源的确立
三 从管学大臣到学部
第七章 省界、学额与三江(两江)师范学堂经费
一 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办与经费筹集
二 铜元余利浮沉
三 晚清“江南”学堂的学额成例
四 经费困境与省界、学额矛盾的凸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