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研究/未成年人法律制度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4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0225871
  • 作      者:
    作者:林琳|责编:王欢|总主编:童建明//宋英辉
  • 出 版 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少年观护制度为研究对象,归纳、比较域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少年观护制度的历史发展、运行模式和运作机制,结合我国国情和刑事司法现状,将二十多年来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中对观护帮教工作的探索进行梳理与总结,归纳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现实需求和开展观护的不同做法,分析优劣,为构建我国科学的观护制度提供现实样本,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构建我国观护制度,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理论和制度框架的整体出发,使观护制度的设计能够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契合。尽管本书研究以涉罪未成年人为视角和样本,但毫无疑问,完备的观护制度也同样适用于不良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犯罪预防,是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的重要内容。
展开
目录
总序
序言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基本界定
第一节 观护制度的含义
一、观护
二、少年观护
三、本书研究的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
第二节 观护与相关概念之辨析
一、少年、青少年与未成年人
二、身份罪错、非行、虞犯、触法、不良、涉罪等用语的界分
三、观护与分流、转处
四、观护与社会调查
五、观护与保安处分、保护处分
六、观护与缓刑
第二章 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少年司法基本理念与涉罪未成年人观护
一、国家亲权理念
二、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
三、教育刑理念
四、处遇个别化理念
五、恢复性司法理念
第二节 犯罪社会学理论与涉罪未成年人观护
一、标签理论、不同接触理论与未成年人观护强调减少司法介入
二、犯罪地理学理论与未成年人观护强调处遇个别化
三、不同增强理论与未成年人观护强调处遇保护优先
四、紧张犯罪理论与未成年人观护强调社会机会供给
五、社会控制理论与未成年人观护强调与社会福利紧密合作
第三章 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域外经验
第一节 域外少年司法演进中的观护制度
一、域外少年司法和观护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域外少年司法中观护的类型与程序
三、域外少年观护的主体
第二节 域外观护制度的共性分析
一、观护目的一致
二、观护对象和受案范围广泛
三、社会调查程序地位明确
四、观护资源和措施丰富
五、观护主体专业性强
六、社会力量参与充分
第四章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历史渊源
一、古代恤幼思想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的体现
二、观护理念在近现代未成年人刑事政策中的体现
第二节 建立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法律基础
一、现行法律的规定
二、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规范
三、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规范
四、公安部出台的规范
五、多部门联合出台的规范
第三节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的现状
一、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实践的演进
二、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的地方经验及成效
第四节 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护立法不完善
二、观护主体不规范
三、社会资源参与不足
四、观护对象不明确
五、观护程序衔接不畅
六、观护手段匮乏
七、观护效果考察标准不科学
第五章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总体设想
第一节 我国建立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现实需求
一、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需要构建观护制度体系
二、观护制度是完善我国少年司法体系的核心制度
第二节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定位与功能
一、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定位
二、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功能
第三节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指导思想
一、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
二、国家亲权理念
三、“教育、感化、挽救”方针
四、“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
第四节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具体原则
一、处遇个别化原则
二、调查前置原则
三、处遇相称原则
四、正当程序原则
第六章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具体构建
第一节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要素构成
一、观护主体及核心权力配置
二、观护机构、观护辅助机构与观护基地
三、观护程序与观护执行程序
四、观护措施与观护内容
第二节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执行主体
一、建立观护人制度
二、建立观护基地
第三节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对象
第四节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程序
一、社会调查
二、风险与需求评估
三、听证程序
四、司法分流
五、观护执行程序
六、观护措施
七、观护内容
八、观护制度配套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