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我国水稻生产作为研究对象,以成本收益理论、技术进步理论等经济学相关理论为指导,在构建起生产者从事粮食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我国水稻生产情况、区域布局进行梳理,探究我国水稻生产的波动规律和变化特征。从投入与产出的阶段性特点、动态特征及其差异出发,梳理水稻生产成本收益的变化特点和演变趋势,总结不同区域生产成本差异,分析影响生产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及其贡献率,评估投入要素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化对水稻生产收益影响的敏感程度。分析水稻作物成本投入要素价格变化对要素投入结构变化的诱导效应及水稻单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机制。定量评价水稻生产中的化肥投入水平,准确把握水稻生产中化肥的投入强度。利用经济计量模型计算水稻生产技术进步贡献率,并对技术进步模式进行阶段性的研判,分解生物化学型技术与机械型技术对水稻生产技术进步的贡献比率,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区域水稻生产应选择的与其资源禀赋相匹配的技术进步路径模式。针对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在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和效益的前提下,提出促进我国水稻生产发展方向和政策取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