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电气自动化新技术丛书
0.00     定价 ¥ 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1684503
  • 作      者:
    作者:周扬忠|责编:翟天睿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围绕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瞬时转矩及多自由度控制特点,对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转矩控制策略、零序电流控制策略、提升负载能力控制策略、缺相容错不间断运行控制策略、多电动机串联驱动控制策略、降低转矩脉动控制策略、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转子磁悬浮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基于理论研究成果,对关键控制技术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供从事多相电动机控制策略及系统研究、设计、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多相电动机驱动系统概述
1.1.1 多相电动机驱动系统及其特点
1.1.2 多相电动机驱动系统的应用
1.2 多相电动机驱动系统瞬时转矩控制策略
1.2.1 多相电动机矢量控制
1.2.2 多相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
1.2.3 多相电动机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比较
1.3 多相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综述
1.3.1 多相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结构
1.3.2 多自由度使用
1.4 多相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2章 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2.1 引言
2.2 多相交流电动机多平面分解坐标变换理论
2.3 对称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2.3.1 静止坐标系数学模型
2.3.2 旋转坐标系数学模型
2.3.3 零序轴系数学模型
2.4 对称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2.4.1 静止坐标系数学模型
2.4.2 旋转坐标系数学模型
2.5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2.5.1 静止坐标系数学模型
2.5.2 旋转坐标系数学模型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单电动机单平面机电能量转换型直接转矩控制
3.1 引言
3.2 具有零序电流自调整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3.2.1 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3.2.2 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3.2.3 控制策略实验研究
3.3 基于三维零序空间及二维机电能量转换平面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3.3.1 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3.3.2 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3.3.3 控制策略实验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单电动机双平面机电能量转换型直接转矩控制
4.1 引言
4.2 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3次谐波注入式直接转矩控制
4.2.1 基波和3次谐波机电转换能量转换分配
4.2.2 电压矢量对双机电能量转换平面及零序轴系的控制
4.2.3 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4.2.4 控制策略实验研究
4.2.5 转矩提升能力分析
4.3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5次谐波注入式直接转矩控制
4.3.1 电压矢量对双机电能量转换平面及零序轴系的控制
4.3.2 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4.3.3 控制策略实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单电动机驱动系统缺相容错型直接转矩控制
5.1 引言
5.2 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绕组缺一相容错型直接转矩控制
5.2.1 缺一相电动机数学模型
5.2.2 缺一相容错型直接转矩控制
5.2.3 逆变器输出电压不可控部分对DTC策略的影响分析
5.2.4 电流幅值平衡型缺一相容错型直接转矩控制
5.3 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绕组缺任意两相容错型直接转矩控制
5.3.1 缺相隔60°电角度两相容错型直接转矩控制
5.3.2 缺失两相的其他两种情况容错型直接转矩控制理论概括
5.3.3 缺任意两相带负载能力分析
5.4 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绕组缺任意三相容错型直接转矩控制
5.4.1 缺A,B,C三相容错型直接转矩控制
5.4.2 缺其他三相绕组的相关结论
5.4.3 缺任意三相带负载能力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单逆变器供电多电动机绕组串联驱动系统直接转矩控制
6.1 引言
6.2 六相串联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直接转矩控制
6.2.1 绕组无故障时直接转矩控制
6.2.2 绕组缺一相时直接转矩控制
6.3 五相串联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直接转矩控制
6.3.1 驱动系统解耦数学模型
6.3.2 具有谐波补偿的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6.3.3 直接转矩控制仿真研究
6.3.4 直接转矩控制实验研究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多相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中的降低转矩脉动技术
7.1 引言
7.2 空间电压矢量调制型直接转矩控制
7.2.1 扇区划分型空间矢量调制
7.2.2 无扇区划分型空间矢量调制
7.2.3 四矢量SVPWM和无扇区划分SVPWM电压利用率比较
7.3 脉宽调制型直接转矩控制
7.3.1 脉宽调制型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7.3.2 脉宽调制型直接转矩控制仿真研究
7.3.3 脉宽调制型直接转矩控制实验研究
7.4 电压矢量预测型直接转矩控制
7.4.1 电动机预测数学模型
7.4.2 具有零序电流控制的预测型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7.4.3 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7.4.4 控制策略实验研究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多相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中的无位置传感器技术
8.1 引言
8.2 绕组无故障时无位置传感器技术
8.2.1 无位置传感器理论
8.2.2 观测器稳定性证明
8.2.3 仿真研究
8.3 绕组缺相时无位置传感器技术
8.3.1 缺两相定子磁链观测器(以缺A,B相为例)
8.3.2 仿真研究
8.3.3 实验研究
8.4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高频信号注入无位置传感器技术
8.4.1 电动机的高频信号数学模型
8.4.2 无位置传感器技术
8.4.3 仿真研究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多相电动机谐波平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