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关于民系的理论诠释
第一节 民系定义
一、罗香林关于民系的论述
二、斯大林关于民族的论述
第二节 族群概念
一、族群诸说
二、雷州族群的认定框架
第三节 民系、族群、民族的关系
一、民系以文化分野
二、外来的族群概念
三、民族的政治性
第四节 民系与区域文化
一、区域文化是民系存在和划分的依据
二、一体两面
三、统一于文化区
第五节 雷州民系和雷州文化的共存关系
一、雷州文化概念
二、雷州民系概念
三、雷州民系和雷州文化的关系
第二章 雷州民系形成发展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
一、独有的区位价值
二、热带环境与资源
第二节 人文社会和历史条件
一、政区建置沿革的作用
二、文化基因的传承
三、广泛人口来源
四、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第三章 雷州民系的源流
第一节 史前时期的古人类
一、雷州民系的远祖
二、早期的涉海活动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骆越人
一、骆越及其文化特质
二、南岛语族居民进入雷州半岛
三、先秦楚人南下雷州
第三节 秦汉至隋唐的俚人
一、俚人与雷州民系
二、汉俚融合
三、雷州先民代表陈文玉
第四节 宋元时期雷州民系基本形成
一、雷州历史上的移民高峰
二、移民对雷州民系的体质人类学影响
第五节 明清雷州民系定型
一、雷州半岛划归广东的民系意义
二、雷州方言的形成
三、雷州民系的形成
第六节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对雷州民系的影响
一、法国租借广州湾的影响
二、近代商人和市民阶层的兴起
三、西方宗教对雷州民系的作用
四、反帝斗争推动雷州民系的文化觉醒和认同
第七节 现代雷州民系走向成熟
一、热作农场的先进作用
二、海港与海洋民系
三、风俗活动的族群凝聚力
四、两大文化中心并峙格局的形成
第四章 雷州民系的共同语言
第一节 雷州的方言成分
一、外来的南岛语
二、当地的古越语
三、北方汉语
四、雷州话
五、客家话
六、粵语
七、各方言与雷州民系的关系
第二节 雷州话的文化特色
一、语音复杂
二、古代词汇甚多
三、常用词汇异于现代汉语
四、丰富的海洋文化内涵
五、雷州话与潮汕话是两种亚方言
第五章 雷州民系的共同地域
第―节 热带海洋环境和资源
一、民系与共同地域
二、与闽南相似的资源、环境
三、雷州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亲水环境
五、落后的农业生产
第二节 地形坦平开阔,人口分布相对均衡
一、以河、塘为核心形成连绵村落
二、离心状分布格局
三、区域差异不明显
四、区域内血缘和文化交流
第三节 移民与区域关系
一、移民主要为闽南人
二、土著他迁或汉化
第四节 民系共同地域的形成
一、自然区
二、行政区
三、文化区
第六章 雷州民系共同的经济生活
第一节 热带农业
一、洋田水稻栽培
二、台地番薯种植
三、经济作物之乡
四、广东最大的热带作物种植群体
第二节 热带海洋渔盐业
一、耕海历史悠久
二、雷州渔民对渔具的革新
三、扬帆南海的雷州捕鲸队
四、雷州盐民
五、领先全省的海洋农牧化
第三节 花繁果硕的手工业
一、纺织业
二、绚丽多彩的雷州陶瓷
三、雷州雕工手有神
四、誉满海内外的蒲织业
五、蔗糖业
第四节 后来居上的海洋商业
一、历史悠久的海上商业活动
二、沿海城镇的兴盛
三、雷州商帮会馆
四、雷州族群的商业精神
五、初露头角的雷州商帮
第五节 交通格局与族群形成
一、古驿道交通
二、海上运输
第七章 雷州民系的共同心理素质
第一节 宗教和民间信仰
一、佛教
二、道教
三、民间信仰
第二节 林林总总的风俗群落
一、岁时风俗
二、婚嫁风俗
三、娱乐风俗
四、丧葬风俗
第三节 民系中两类文化群体
一、大众文化群体
二、精英文化群体
第四节 言为心声的艺文
一、平民化的雷歌
二、雄直的雷州诗歌
三、古老的雷剧
四、名家辈出的雷州书法
五、近现代雷州作家群体及其成就
第八章 雷州民系的品格
第一节 热带性
第二节 海洋性
第三节 刚烈性
第四节 平民性
第五节 务实性
第六节 原生性
第九章 雷州民系与广东其他民系的若干比较
第一节 民系源流比较
一、广府系
二、客家系
三、潮汕系
四、雷州系
第二节 民系风俗文化比较
一、风俗历史渊源比较
二、风俗内涵比较
三、社会风气比较
第三节 小结
第十章 雷州民系品格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