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金融开放--市场导向下的均衡选择
0.00     定价 ¥ 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013190
  • 作      者:
    作者:吴晓求|责编:张菊香//王君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简要分析了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和现状,总结了典型大国和新兴经济体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金融开放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路径选择,并对中国金融全面开放后的市场效应做了评估。
展开
目录
导论 中国金融开放:历史沿革与模式选择
0.1 中国金融开放:历史与逻辑
0.1.1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
0.1.2 国际资本流动现状
0.1.3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外开放
0.1.4 中国金融国际影响力分析
0.2 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路径模式
0.2.1 金融开放:国际一般模式与国别路径
0.2.2 中国金融的进一步开放:一般模式与特殊路径
0.2.3 人民币自由化改革:中国金融全面开放无法绕开的坎
0.2.4 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彼岸在哪里?
0.3 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基础条件
0.3.1 法律体系的调整和完善
0.3.2 法治水平与能力
0.3.3 严格的契约精神和完善的信用体系
0.3.4 市场透明度和客观、独立的中介机构
0.3.5 政策和规则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0.4 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市场效应评估
0.4.1 大国的金融全面开放后的市场效应分析:以日本为例
0.4.2 新兴经济体金融全面开放后的市场效应分析
0.4.3 中国金融全面开放:市场效应评估
1 中国金融开放:试错式探索的历史
1.1 货币可兑换:从全面管制到资本账户可自由使用
1.1.1 经常项目可兑换: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
1.1.2 稳妥有序:资本与金融账户基本开放
1.1.3 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1.2 人民币汇率:从盯住汇率到市场定价的管理浮动
1.2.1 转轨时期实行双重汇率制度
1.2.2 不断完善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3 金融市场开放:多元主体同台竞争
1.3.1 以加入WTO为契机主动开放金融市场
1.3.2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开放新特点
1.3.3 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2 金融开放的国别研究:大国模式
2.1 美国的金融开放:科技与金融的创新
2.1.1 在有利的国际环境下顺势而为
2.1.2 国内经济金融基础条件合宜
2.1.3 愈创新,愈开放
2.1.4 模式总结:“水到渠成”式的金融开放模式
2.2 日本的金融开放:金融体系功能的缺失
2.2.1 激进地与西方国际金融体系融合
2.2.2 实体强势,金融 “虚胖”
2.2.3 模式总结:激进改革,金融开放最终完成却成本高昂
2.3 印度和俄罗斯的金融开放:对内和对外开放的抉择
2.3.1 国内矛盾不缓和,制度脆弱
2.3.2 国际环境不容乐观
2.3.3 模式总结:金融开放的内外冲突明显,风险频发
2.4 经验教训
2.4.1 加强以市场为核心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2.4.2 趋利避害,金融开放需要与全球经济格局、货币体系相适应
2.4.3 加强本币的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3 金融开放的国别研究:新兴国家模式
3.1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开放的进程
3.1.1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开放简史
3.1.2 开放的步骤与条件
3.1.3 金融开放与本国经济特征的关系
3.2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开放的影响
3.2.1 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2.2 金融开放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3.2.3 金融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3.2.4 金融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3.3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开放与宏观经济政策
3.3.1 新兴市场国家不同金融开放阶段的宏观政策环境
3.3.2 宏观政策环境对金融开放经济效应的影响
3.4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开放的案例研究
3.5 结论
4 中国金融开放:多目标下的均衡选择
4.1 中国金融开放的目标
4.1.1 短期目标
4.1.2 长期目标
4.2 金融开放目标选择的依据
4.2.1 经济发展规模与国际化程度
4.2.2 经济活动的市场化水平
4.2.3 制度的国际化水平
4.3 金融开放目标的比较与平衡
4.3.1 多种目标的比较
4.3.2 多种影响的平衡
4.4 不同发展阶段下金融开放目标选择
4.4.1 国际金融体系的接受者
4.4.2 国际金融体系的建设者
4.4.3 国际金融体系的引领者
5 中国金融开放:基础条件分析
5.1 金融开放的制度准备与经济基础
5.1.1 契约精神和信用体系
5.1.2 金融监管能力建设
5.1.3 市场经济基本原则与竞争中性
5.1.4 风险管理视角下的金融开放
5.2 金融开放进程中的银行国际化研究
5.2.1 银行国际化与贸易往来:基本关系分析
5.2.2 研究设计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3 金融开放进程中的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
5.3.1 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与功能升级
5.3.2 境外资本的引入与境内投资的国际化
5.3.3 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新尝试:“沪港通”、“深港通” 和 “沪伦通”
6 中国金融开放:外部环境的影响
6.1 国际金融形势:国际金融体系的变化特征
6.1.1 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6.1.2 全球金融周期
6.2 国际经济形势:国际经济与政策的变化特点
6.2.1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6.2.2 政策的变化特征
6.2.3 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
6.3 外部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