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自然语境下的寒地建筑(创作方法与实例分析)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22413758
  • 作      者:
    作者:苑雪飞|责编:林俐//刘晓婷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通过追溯古典哲学思想、有机建筑理论、共生建筑理论来阐述影响建筑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引介进化论、系统论及复杂性科学发展来阐述建筑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动力,为本书主体提供言之有据的理论支撑;并以时间为轴线总结建筑实践层面的历史演进,包括顺从自然、征服自然、回归自然三个历史时期,引发人们对寒地建筑现状的反思。此外,本书归纳分析了影响寒地建筑的重要自然语境要素,即地貌语境、气候语境、场景语境,提出了由强度干预走向整合共构,由环境排斥走向系统生成,由彼此分立走向多维互动的关系发展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创作导向,开启下文实践指向的方法体系研究。
展开
目录
第1章 背景及意义
1.1 寒地建筑的相关概念
1.1.1 寒地建筑
1.1.2 自然
1.1.3 语境
1.2 我国寒地建筑的发展背景
1.3 我国寒地建筑创作中的问题
1.4 我国建筑业界关于寒地建筑创作方向的反思
1.5 本书的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第2章 寒地建筑与自然语境的关系
2.1 建筑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基础
2.1.1 天人合一——古典哲学思想
2.1.2 本土自然——有机建筑理论
2.1.3 异质共生——共生建筑理论
2.2 建筑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动力
2.2.1 生物类比——进化论科学的推动
2.2.2 协同整体——系统论科学的推动
2.2.3 涌现演进——复杂性科学的推动
2.3 建筑与自然语境关系的历史演进
2.3.1 服从——自然语境的文本填补
2.3.2 征服——自然语境的文本改写
2.3.3 回归——自然语境的文本还原
2.4 影响寒地建筑创作的自然语境要素
2.4.1 地貌语境
2.4.2 气候语境
2.4.3 场景语境
2.5 寒地建筑与自然语境关系的发展机制
2.5.1 由强度干预走向整合共构
2.5.2 由环境排斥走向系统生成
2.5.3 由彼此分立走向多维互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地貌语境的寒地建筑创作
3.1 起伏地貌的坡度整合方法
3.1.1 随势成形整合缓坡地貌
3.1.2 高差跌落整合中坡地貌
3.1.3 山屋共融整合陡坡地貌
3.2 平坦地貌的生境策动方法
3.2.1 地表掩土还原地上自然
3.2.2 地形因借调节外部生境
3.2.3 地貌聚构互动多维要素
3.3 滨水地貌的筑景共构方法
3.3.1 岸形衍生结合滨水地貌
3.3.2 动势演化延续滨水地貌
3.3.3 环境叠构激活滨水地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气候语境的寒地建筑创作
4.1 温度影响的主动适应方法
4.1.1 注重内空合围的形体构成
4.1.2 强化耐寒通透的界面优化
4.1.3 回应温度需求的空间组织
4.1.4 提升环境舒适度的腔体置入
4.2 光照影响的动态适变方法
4.2.1 利用光照规律的形体推演
4.2.2 改善光照环境的屋面理光
4.2.3 反馈光照变化的界面调控
4.2.4 引导光照入射的空间演绎
4.3 风雪影响的趋利避害方法
4.3.1 疏导风雪流向的形体生成
4.3.2 借助外力导雪的屋面优化
4.3.3 利用风环境规律的界面衍生
4.3.4 缓冲风雪侵袭的局部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场景语境的寒地建筑创作
5.1 场景要素的多元转译方法
5.1.1 山川原野的态势摹写
5.1.2 冰雪景观的物化再现
5.1.3 植被草木的提取模拟
5.2 场景肌理的原真表达方法
5.2.1 自然绿植的多层次延伸
5.2.2 原生材料的本土呈现
5.2.3 环境质感的人工还原
5.3 场景意境的诗化营造方法
5.3.1 场域特质的形体凝练
5.3.2 环境气韵的空间渗透
5.3.3 情景感知的局部意匠
5.4 本章小结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