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化并联式串级控制系统时延补偿与控制
0.00     定价 ¥ 1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00957
  • 作      者:
    作者:杜锋|责编:张海娜//赵微微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对网络化并联式串级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使用范围与特点、系统结构以及控制器设计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针对网络化并联式串级控制系统,提出基本概念、定义与5种基本结构形式,以及17种基于新型Smith预估控制和内模控制的网络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结合仿真实例,验证所提方法能够提高系统稳定性、改善动态性能、增强系统对反馈网络通路数据丢包的鲁棒性,以及协同实现网络调度与控制功能。以真实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代替其间网络时延预估补偿模型,实现免除对网络时延的测量、估计或辨识,降低系统对节点时钟信号同步的要求。 本书可供广域过程控制相关专业技术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系统设计、工程应用等人员阅读与参考。
展开
目录
前言
主要符号表
主要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CCS研究状况
1.2.2 NCCS研究状况
1.2.3 NPCCS研究状况
1.3 技术难点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标
1.6 关键科学问题
1.7 特色与创新性
1.7.1 新的研究思路
1.7.2 新的研究方法
1.8 内容安排
1.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NPCCS结构分析
2.1 引言
2.2 连接矩阵和传输矩阵
2.2.1 设备连接矩阵
2.2.2 网络传输矩阵
2.3 NPCCS结构分类
2.3.1 TYPEⅠNPCCS
2.3.2 TYPEⅡNPCCS
2.3.3 TYPEⅢNPCCS
2.3.4 TYPEⅣNPCCS
2.3.5 TYPEⅤNPCCS
2.4 内外网络选择
2.5 补偿控制难点
2.6 仿真工具介绍
2.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新型SPC方法
3.1 引言
3.2 常规SPC方法
3.3 常规SPC研究与应用
3.4 基于常规SPC的NCS
3.5 基于新型SPC(1)方法的NCS
3.6 基于新型SPC(2)方法的NCS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新型IMC方法
4.1 引言
4.2 常规IMC方法
4.3 常规IMC研究与应用
4.4 基于常规IMC的NCS
4.5 基于新型IMC(1)方法的NCS
4.6 基于新型IMC(2)方法的NCS
4.7 基于新型IMC(3)方法的NCS
4.8 内模控制器设计
4.8.1 前馈控制器
4.8.2 前馈滤波器
4.8.3 内模控制器
4.8.4 反馈滤波器
4.9 内模控制器分析
4.9.1 基于新型IMC(1)方法的内模控制器
4.9.2 基于新型IMC(2)方法的内模控制器
4.9.3 基于新型IMC(3)方法的内模控制器
4.10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1)
5.1 引言
5.2 方法(1)设计与实现
5.2.1 基本思路
5.2.2 技术路线
5.2.3 结构分析
5.2.4 控制器选择
5.3 适用范围
5.4 方法特点
5.5 仿真实例
5.5.1 仿真设计
5.5.2 仿真研究
5.5.3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2)
6.1 引言
6.2 方法(2)设计与实现
6.2.1 基本思路
6.2.2 技术路线
6.2.3 结构分析
6.2.4 控制器选择
6.3 适用范围
6.4 方法特点
6.5 仿真实例
6.5.1 仿真设计
6.5.2 仿真研究
6.5.3 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3)
7.1 引言
7.2 方法(3)设计与实现
7.2.1 基本思路
7.2.2 技术路线
7.2.3 结构分析
7.2.4 控制器选择
7.3 适用范围
7.4 方法特点
7.5 仿真实例
7.5.1 仿真设计
7.5.2 仿真研究
7.5.3 结果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4)
8.1 引言
8.2 方法(4)设计与实现
8.2.1 基本思路
8.2.2 技术路线
8.2.3 结构分析
8.2.4 控制器选择
8.3 适用范围
8.4 方法特点
8.5 仿真实例
8.5.1 仿真设计
8.5.2 仿真研究
8.5.3 结果分析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5)
9.1 引言
9.2 方法(5)设计与实现
9.2.1 基本思路
9.2.2 技术路线
9.2.3 结构分析
9.2.4 控制器选择
9.3 适用范围
9.4 方法特点
9.5 仿真实例
9.5.1 仿真设计
9.5.2 仿真研究
9.5.3 结果分析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6)
10.1 引言
10.2 方法(6)设计与实现
10.2.1 基本思路
10.2.2 技术路线
10.2.3 结构分析
10.2.4 控制器选择
10.3 适用范围
10.4 方法特点
10.5 仿真实例
10.5.1 仿真设计
10.5.2 仿真研究
10.5.3 结果分析
10.6 本章小结
第11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7)
11.1 引言
11.2 方法(7)设计与实现
11.2.1 基本思路
11.2.2 技术路线
11.2.3 结构分析
11.2.4 控制器选择
11.3 适用范围
11.4 方法特点
11.5 仿真实例
11.5.1 仿真设计
11.5.2 仿真研究
11.5.3 结果分析
11.6 本章小结
第12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8)
12.1 引言
12.2 方法(8)设计与实现
12.2.1 基本思路
12.2.2 技术路线
12.2.3 结构分析
12.2.4 控制器选择
12.3 适用范围
12.4 方法特点
12.5 仿真实例
12.5.1 仿真设计
12.5.2 仿真研究
12.5.3 结果分析
12.6 本章小结
第13章 时延补偿与控制方法(9)
13.1 引言
13.2 方法(9)设计与实现
13.2.1 基本思路
13.2.2 技术路线
13.2.3 结构分析
13.2.4 控制器选择
13.3 适用范围
13.4 方法特点
13.5 仿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