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近代中国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结集之一,主要围绕珠海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本书分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文献资料”,3篇文章,皆有很大的史料价值:一是从道光《香山县志》中辑选出的关于珠海和澳门的史料,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珠海、澳门等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外交流等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一是对罗开富、刘国雄、徐俊鸣、江洁源著《淇澳岛》的辑录,文中详细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淇澳岛的地理面貌,以及岛上居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图景;一是对何大章著《中山县湾仔乡土地理》的辑录,文中保留了大量当时有关湾仔乡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实际情况,可为日后研究中山史地及中山与澳门的经济关系提供材料。第二板块为“专题研究”,6篇文章,主要是对马礼逊学校、近代澳门对邻近地区的辐射作用、清末民初的粤港澳流动等进行探讨。第三板块为“调研报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鸡山牛歌的乡土底蕴、历史文化内涵和变革年代下的发展进行了考察。第四板块为“书评与史料介绍”,涉及《把世界带进中国——从澳门出发的中国近代史》《美国所藏容闳文献初编》《关于近代珠海历史文化名人乡土口述史料》三部著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