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氧化锰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柴油机尾气深度脱硫中的应用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9040586
  • 作      者:
    作者:刘学成|责编:王锋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通过添加载体制备高分散度的二氧化锰基复合材料,使用模板法制备拥有三维有序介孔结构的无载体锰氧化物(MnOx)以及掺杂碱金属(Li、Na和K)、铈(Ce)制备的在低温下具有良好脱硫性能的氧化锰基复合金属氧化物来改善常规二氧化锰基脱硫材料的缺陷。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N2吸附一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进行表征,使用热重分析(TG)和容量法测试复合材料及脱硫捕集器的脱硫性能,并通过动力学分析,阐明了各种改性氧化锰材料的脱硫机理。 本书能够为从事发动机尾气净化研究人员提供较为详尽的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在柴油机尾气脱硫中的应用细节,为柴油机尾气净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脱硫技术
1.2.1 燃烧前脱硫
1.2.2 燃烧中脱硫
1.2.3 燃烧后脱硫(烟气脱硫)
1.3 柴油机尾气干式脱硫
1.3.1 贵金属催化剂
1.3.2 金属碳酸盐
1.3.3 金属氧化物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物理化学表征
2.1.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1.2 透射电子显微镜
2.1.3 X射线衍射法
2.1.4 氮吸附比表面测试
2.1.5 热重分析
2.1.6 红外光谱分析
2.1.7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2.1.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2 脱硫性能评价
2.2.1 热重法
2.2.2 容量法
第3章 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锰脱硫性能
3.1 实验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温度对二氧化锰脱硫性能的影响
3.2.2 比表面积对二氧化锰脱硫性能的影响
3.2.3 二氧化硫浓度对二氧化锰脱硫性能的影响
3.2.4 反应温度对二氧化锰脱硫转化率的影响
3.2.5 高温再生对二氧化锰脱硫性能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氧化锰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性能
4.1 实验
4.1.1 材料制备
4.1.2 材料表征
4.2 氯化锂改性的二氧化锰复合金属氧化物
4.3 碱金属改性的二氧化锰复合金属氧化物
4.4 铈改性的二氧化锰复合金属氧化物
4.4.1 锰铈摩尔比对复合金属氧化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4.4.2 温度对锰铈双金属氧化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4.4.3 锰铈双金属氧化物的再生脱硫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二氧化锰/活性炭复合材料脱硫性能
5.1 实验
5.1.1 实验材料
5.1.2 MnO2/AC复合材料的制备
5.1.3 复合材料的表征
5.1.4 复合材料的脱硫性能评价
5.2 制备方法对Mn02/A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5.3 回流法制备Mn02/A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5.4 Mn02/AC复合材料的脱硫性能
5.4.1 Mn02/Ac复合材料的低温S02吸附性能
5.4.2 反应物浓度对Mn02/AC复合材料脱硫性能的影响
5.5 Mn02/AC复合材料低温吸附S02机理
5.5.1 平衡吸附模型研究
5.5.2 吸附热力学参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Mn02/NaY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的研究
6.1 Mn02/NaY-x%复合材料及纯MnO。的制备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6.2.1 Mn02/NaY-x%晶体结构的研究
6.2.2 Mn02/NaY-x%表面形貌的研究
6.2.3 Mn02/NaY-x%比表面积与孔径的测定
6.2.4 Mn02/NaY-x%热稳定性的研究
6.2.5 Mn02负载量对Mn02/NaY-x%脱硫性能的影响
6.2.6 脱硫反应机理的研究
6.2.7 脱硫温度对Mn0x/NaY-41%脱硫性能的影响
6.2.8 不同反应温度下纯Mn02与Mn02/NaY-41%的脱硫性能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多种无载体Mn0x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的研究
7.1 无载体Mn0x材料的制备
7.1.1 模板法制备Mn0x(tp-Mn0x)
7.1.2 沉淀法制备Mn0x(pc-Mn0x)
7.1.3 球磨法制备Mn0x(bm-Mn0x)
7.1.4 微波法制备Mn0x(mw-Mn0x)
7.1.5 直接焙烧法制备Mn0x(cd-Mn0x)
7.2 实验结果与讨论
7.2.1 Mn0x晶体结构的分析
7.2.2 Mn0x表观形貌的分析
7.2.3 Mn0x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的分析
7.2.4 Mn0x表面组成的研究
7.2.5 Mn0x热稳定性的研究
7.2.6 制备方法对无载体Mn0x脱硫性能的影响
7.2.7 反应温度对tp-Mn0x脱硫性能的影响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MnCe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低温下脱硫性能的研究
8.1 Mn0x、ceO z和Mn1-y,CeyOx材料的制备
8.2 实验结果与讨论
8.2.1 材料晶体结构的对比研究
8.2.2 材料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孔体积及孔径分布的对比研究
8.2.3 材料表面形貌的对比分析
8.2.4 样品热稳定性的测试
8.2.5 Ce的掺杂量对MnCe双金属氧化物脱硫性能的影响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二氧化锰捕集器脱硫性能及反应机理
9.1 实验
9.1.1 MnO2脱硫捕集器的制备
9.1.2 材料表征
9.1.3 性能评价
9.2 MnO2脱硫捕集器的物理表征
9.3 MnO2脱硫捕集器的脱硫性能
9.3.1 气体分子间扩散对MnO2脱硫捕集器脱硫性能的影响
9.3.2 反应温度对MnO2脱硫捕集器脱硫性能的影响
9.3.3 厚度对MnO2脱硫捕集器脱硫性能的影响
9.3.4 堆积密度对MnO2脱硫捕集器脱硫性能的影响
9.4 MnO2脱硫捕集器的脱硫反应机理
9.4.1 反应温度对MnO2转化率的影响
9.4.2 脱硫反应模型——颗粒模型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