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历史语境与理论张力
第一节 历史背景
一、试论消费研究
二、试论美国大众消费社会的起源
第二节 定位消费概念:对立与矛盾
一、生产与消费
二、自由与胁迫
三、消费者与公民
第三节 本书的架构
第一部分 概念框架
第二章 消费对象:商品与大众消费社会
第一节 商品生产
一、福特主义:大规模生产和消费
二、后福特主义:工艺生产与利基消费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
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二、符号价值
第三节 商品的意义
一、占有与社会关系
二、礼物
三、商品传记
第四节 报废和浪费
第五节 一切商品化?
第六节 结论
第三章 主题消费:被动受骗者还是主动行为者?
第一节 模仿、区别或叛逆?
一、凡勃伦:炫耀性消费与休闲
二、布迪厄:品味、习惯和文化资本
三、伯明翰学派:拼贴与抵抗
第二节 被动受骗?
法兰克福学派与文化产业
第三节 功利主义还是享乐主义?
一、主权与选择
二、欲望与差异:科林·坎贝尔与后现代主义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 消费场所
第一节 城市、拱廊和百货公司
第二节 商场和大卖场
第三节 沃尔玛:扼杀品类的杀手?
第四节 亚马逊与电子商务
第五节 公共空间私有化
第六节 结论
第二部分 应用概念框架:个案研究
第五章 食物
第一节 作为消费对象的食物
一、产业食物链
二、有机食物链
三、地方食物链
第二节 食物和消费主体
一、阶级和地位关系
二、种族和民族特性
第三节 食物和消费场所
一、吃东西
二、外出就餐
三、超市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旅游
第一节 旅游与消费对象
一、经济发展与旅游业
二、文化商品化和物化:纪念品
第二节 旅游与消费主体
一、被动的凝视者或具身行动者
二、寻找真实性或乐趣
第三节 旅游业和消费场所
一、迪士尼世界:真实的乐趣还是想象中的乐趣?
二、国家公园:舞台真实性还是自然真实性?
第四节 结论
第七章 高等教育
第一节 作为消费场所的高等教育
一、斗争的领域
二、企业殖民
第二节 作为消费对象的高等教育
一、人力资本与证书
二、社会文化资本
三、高等教育产品评估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消费主体
一、学生作为消费者
二、未来消费和成人的障碍
三、游离的消费者和无知的公民
第四节 结论
第三部分 伦理问题和消费者行动主义
第八章 政治消费主义与消费者运动
第一节 政治消费主义:一种简史
消费者战术:抵制和买抵
第二节 消费者运动
第三节 政治消费主义:一个新时代
一、公平贸易运动
二、绿色消费主义
第四节 结论
第九章 信贷和债务
第一节 金融市场自由化与信贷业
第二节 债务人—债权人关系
第三节 债务减免
第四节 结论
第十章 其他消费形式
第一节 节俭、牺牲、紧缩和后物质主义
第二节 自愿简约运动
第三节 “自己动手”运动
第四节 本币运动
第五节 消费者合作社
第六节 协作消费与共享经济
第七节 共同创造、前置消费者和前置消费:自由消费劳动
第八节 减少、重复使用和非物质主义
第九节 结论
第十一章 结论:大众消费文化的全球化
第一节 全球化与地方化
第二节 中国:全球品牌与归属
第三节 印度:民族主义与反抗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