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成人和儿童物体指称行为对比研究
0.00     定价 ¥ 72.9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331813
  • 作      者:
    作者:曾小荣|责编:孔乃卓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成人和儿童物体指称行为对比研究》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比分析汉语交际中成人和儿童在实施物体指称行为方面的异同。本研究首先构建了一个研究自然会话中物体指称行为的三分模式。该三分模式由物体本体层、认知层和语言体现层构成。以三分模式为基础,本研究制定语料标注方案,标注用于对比的录音语料和录像语料。基于语料的对比分析,本研究发现,4岁至9岁汉语儿童的指称交际能力整体上仍处于发展之中,与成人相比仍存在差异。
展开
目录

前言
图目
表目
第一章 导论
1.1 概述
1.2 研究目的
l.3 研究方法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指称研究概述
2.1.1 不同视角的指称研究
2.1.2 以人物和地点为指称对象的研究
2.2 以物体为指称对象的研究
2.2.1 抽象物体指称研究
2.2.2 具体物体指称研究
2.3 指称对比研究
2.3.1 英汉对比研究
2.3.2 汉语不同语体间的对比研究
2.3.3 操同一语言的不同人群间的对比研究
2.4 本覃小结
第三章 研究自然会话中物体指称的三分模式
3.1 三分模式简介
3.2 物体本体层
3.2.1 物理世界的物体类型
3.2.2 话语世界的物体类型
3.3 认知层——发话人对指称对象的识解
3.3.1 L,angacker的认知话语观
3.3.2 认知话语视角下的指称行为
3.3.3 识解方式
3.3.4 影响发话人识解指称对象的语境因素
3_3.5 物体的认知本体因素
3.4 物体指称语系统
3.4.1 引人和续谈
3.4.2 物体指称语及其各个子系统的定义
3.4.3 物体指称语系统的语言体现形式
3.5 物体指称语中引入语与续谈语之间的语义关联类型
3.6 物体指称语中的类名切换现象
3.6.1 类名切换的类型
3.6.2 类名切换的原因
3.7 物体指称语中的转指现象
3.7.1 转指分类的相关研究
3.7.2 物体指称转指的认知阐释
3.7.3 两种类型的转指
3.7.4 指称物体时选择转指策略涉及的认知因素
3.8 物体指称语中的修正现象
3.8 .I修正的概念
3.8.2 修正的类型
13.9 物体指称语中指示词“这”“那“的用法
3.9.1 “这”“那”用法研究综述
3.9.2 物体指称语中指示词“这”“那”的用法
3.10 编码非现场物体时指称语的分布模式
第四章 物体指称行为中的涉手模式及涉手模式与指称语的互动分析
4.1 引言
4.2 涉手模式及多模态视角的指称研究综述
4.3 涉手模式的分析框架
4.3.1 指称现场物体的涉手模式
4.3.2 指称非现场物体的涉手模式
4.3.3 指称一类物体的涉手模式
4.4 物体指称行为中涉手模式与指称语的互动分析
4.4.1 多模态研究的三种路子
4.4.2 模式互动研究综述
4.4.3 涉手模式与指称语的互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建语料库中语料的采集、加工处理、转写与标注
5.1 自建语料库的语料构成
5.2 语料的采集
5.2.1 录音语料的采集
5.2.2 录像语料的采集
5.3 语料的加工处理及转写
5.3.1 录音语料的加工处理及转写
5.3.2 录像语料的加工处理及音频内容的转写
5.4 用于本研究对比的语料概况
5.4.1 用于对比的录音语料概况
5.4.2 用于对比的录像语料概况
5.5 语料标注
5.5.1 语料标注工具
5.5.2 语料标注过程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5.5.3 语料标注方案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成人和儿童物体指称策略的对比分析
6.1 用于对比的录音语料中物体指称语的分布概况
6.2 现场物体指称语对比分析
6.3 非现场物体指称语对比分析
6.4 混合指称语对比分析
6.5 类指语对比分析
6.6 类名转换策略对比分析
6.7 转指策略对比分析
6.8 指称修正策略对比分析
6.9 指示词“这”“那”用法对比分析
6.10 编码非现场物体时指称语分布模式的对比分析
6.11 用于对比的录像语料中涉手模式的分布概况
6.12 指向模式对比分析
6.13 像似模式对比分析
6.1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2 本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7.3 本研究的局限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