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旅游开发对贫困地区的积极影响
1.2.2 旅游开发对贫困地区的消极影响
1.2.3 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协同路径研究
1.2.4 重庆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协同路径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重庆武陵山片区
2.1.2 精准扶贫
2.1.3 旅游系统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协同理论
2.2.3 空间贫困理论
2.2.4 可持续生计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现实需求
3.1 经济发展协同
3.1.1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由之路
3.1.2 促进农村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措施
3.2 社会发展协同
3.2.1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
3.2.2 满足新时代乡村旅游需求的重要举措
3.3 文化发展协同
3.3.1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3.3.2 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3.4 环境发展协同
3.4.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
3.4.2 使“乡愁”有处寄托的基本保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旅游扶贫的经验及启示
4.1 发达国家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协同路径
4.1.1 澳大利亚
4.1.2 日本
4.1.3 意大利
4.2 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协同路径
4.2.1 南非
4.2.2 泰国
4.3 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
4.3.1 国际经验
4.3.2 借鉴及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庆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2 协同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5.2.1 旅游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精准扶贫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3 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4 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5.3 案例地选择的缘由
5.3.1 案例地的普适性
5.3.2 案例地的典型性
5.4 数据来源及处理
5.5 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5.6 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度分析
5.7 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5.7.1 信度检验
5.7.2 效度检验
5.7.3 因子分析
5.7.4 回归分析
5.7.5 协同因素分析
5.8 访谈结果分析
5.8.1 案例区概况
5.8.2 新建村土家十三寨的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5.8.3 村民对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感知态度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协同路径设计
6.1 协同的基础:贫困人口受益与发展
6.1.1 旅游扶贫开发的益贫效应
6.1.2 贫困人口参与乡村旅游开发
6.1.3 贫困人口的利益表达
6.1.4 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收益的分配
6.1.5 监督控制
6.2 协同的核心:本地旅游产业体系的构建
6.2.1 挖掘本地特色资源
6.2.2 融合不同部门,形成并不断增强集群效应
6.2.3 提高区域协作能力,构建大旅游圈
6.3 协同的保障: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的建立
6.3.1 扶贫主体联动
6.3.2 扶贫主体与客体互动
6.3.3 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的建立
6.4 基于圈层结构理论的协同路径设计
6.4.1 旅游开发核心区:直接受益地区
6.4.2 旅游开发边缘区:直接带动地区
6.4.3 旅游开发影响区:间接带动地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建立有利于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7.2 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7.3 提高贫困人口的内生能力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1.1 特困地区以人文资源为载体实施乡村旅游开发和精准扶贫具有先天优势
8.1.2 乡村旅游开发系统与精准扶贫系统具有协同性
8.1.3 特困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水平较低受多种因素影响
8.1.4 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协同路径设计应体现“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感知调查(村民问卷)
附件2 调研访谈提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