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1 重纽研究现状
1.1.1 重纽研究的历史分期
1.1.2 重纽研究的主要论点
1.1.3 重纽的范围及重纽韵字的归类
1.1.4 重纽研究存在的不足
1.2 本文研究的对象和材料
1.3 重纽研究中的反切收录范围
1.4 研究的方法
1.4.1 反切比较法
1.4.2 反切结构分析法
1.4.3 统计法
1.5 研究思路和过程
第二章 《王三》重纽特点
2.1 《王三》重纽总体趋势
2.1.1 切上字的总体特点
2.1.2 切下字与被切字的关系
2.1.3 切上字与切下字的和谐程度
2.2 《王三》反切类型及特殊反切
2.2.1 反切类型
2.2.2 特殊反切
2.2.3 特殊反切小结
23《王三》成对重纽
2.3.1 成对重纽切上、下字的总体特点
2.3.2 成对重纽切上字、切下字的区分性
2.4 《王三》重纽特点小结
第三章 《广韵》重纽特点
3.1 《广韵》重纽的总体趋向
3.1.1 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关系
3.1.2 切下字与被切字的关系
3.1.3 切上字与切下字的和谐程度
3.2 《广韵》反切类型及特殊反切
3.2.1 反切类型
3.2.2 特殊反切
33《广韵》成对重纽
3.3.1 成对重纽切上字的区分率
3.3.2 成对重纽切下字的区分率
3.33 成对重纽小结
3.4 《广韵》重纽特点小结
第四章 《释文》重纽反切结构特点
4.1 《释文》重纽的总体特点
4.1.1 切上字与重纽被切字的关系
4.1.2 切下字与重纽被切字的关系
4.2 《释文》重纽的反切类型及特殊反切
4.2.1 反切类型
4.2.2 特殊反切
4.2.3 特殊反切类型小结
4.2.4 特殊反切小结
4.3 成对重纽
4.3.1 成对重纽的切上字
4.3.2 成对重纽的切下字
4.3.3 成对重纽切上、下字总结
4.4 《释文》重纽的重新统计及重纽特点小结
4.4.1 重新统计
4.4.2 《释文》重纽小结
4.5 论《释文》重纽的区分程度
第五章 慧琳《一切经音义》重纽特点
5.1 慧琳《音义》重纽的总体趋向
5.1.1 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关系
5.1.2 切下字与被切字的关系
5.1.3 切上字与切下字的和谐程度
5.2 慧琳《音义》重纽反切中的唇音
5.3 慧琳《音义》重纽的反切类型及特殊反切
5.3.1 反切类型
5.3.2 特殊反切
5.4 慧琳《音义》成对重纽
5.5 慧琳《音义》重纽小结
第六章 《集韵》重纽特点
6.1 《集韵》重纽总体趋向
6.1.1 切上字类型与被切字的关系
6.1.2 切下字类型与被切字的关系
6.1.3 来母和知组下字
6.2 《集韵》反切类型及特殊反切
6.2.1 反切类型
6.2.2 特殊反切
6.3 《集韵》成对重纽
6.3.1 成对重纽的切上字
6.3.2 成对重纽的切下字
6.4 《集韵》重纽特点小结
第七章 朱翱反切重纽特点
7.1 朱翱反切重纽总体趋势
7.1.1 切下字与被切字的关系
7.1.2 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关系
7.2 朱翱重纽反切中的唇音
7.3 朱翱反切的反切类型及特殊反切
7.3.1 反切类型
7.3.2 特殊反切
7.4 朱翱反切成对重纽
7.5 朱翱反切中重纽韵字的重新统计
7.6 朱翱反切中重纽韵字的分韵统计分析
7.6.1 支脂韵系
7.6.2 祭韵系
7.6.3 宵韵系
7.6.4 真谆韵系
7.6.5 仙韵系
7.6.6 侵韵系
7.6.7 盐韵系
第八章 中古重纽的类型
8.1 各重纽反切材料切上字的比较
8.1.1 各类切上字在不同系统反切间的表现
8.1.2 切上字“匹”
8.1.3 一等切上字
8.1.4 切上字小结
8.2 切下字的比较
8.2.1 切下字两分(朱翱反切除外)
8.2.2 切下字部分的朱翱反切
8.3 反切类型比较
8.4 成对重纽的比较
8.5 重纽特点的基本规律
8.6 重纽的三种类型
8.6.1 《切韵》、《释文》型
8.6.2 慧琳《音义》《集韵》型
8.6.3 朱翱反切型
8.6.4 重纽三种类型之间的关系
8.7 重纽类型分析对重纽音值构拟的启示
第九章 重纽相关问题的讨论
9.1 类相关
9.2 舌齿音的归类
9.2.1 研究方法和结论
9.2.2 知组和来母下字
9.2.3 章组下字
附录
附录l: 《王三》标准重纽表(含喻三)
附录2: 《广韵》标准重纽表(含喻母)
附录3: 《释文》标准重纽反切
附录4: 慧琳音义标准重纽表
附录5: 《集韵》标准重纽反切表
附录6: 朱翱反切标准重纽表
参考文献
一、古籍之部
二、今人论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