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临证思辨录--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策论精选(第2辑)
0.00     定价 ¥ 2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273640
  • 作      者:
    编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责编:徐珊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是人才。为大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3年启动实施“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采用“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点培养。该项目已顺利开展4批,累计培养了1337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为推广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成果,广泛宣传研修学员的学习收获,由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牵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专家精选出部分策论,并请相关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做了点评,交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编辑出版。 本书主要摘录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研修学员策论127篇,专家点评29篇。
展开
目录
论“亢则害,承乃制”
刘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樊永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琦评按
论“火郁发之”
刘香春(青海省中医院)
徐金星(大庆市中医医院)
黄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于天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
刘惠聪(石家庄市中医院)
蔡鸿彦(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顾小侠(南通市中医院)
郑亮(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于白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孙光荣评按
论《黄帝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的含义及临床意义
沈敏鹤(浙江省中医院)
梁文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刘丽坤(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涂晋文评按
论《黄帝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江柏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高天舒(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王书臣评按
论《伤寒论》的保胃气思想及其临床意义
冯学功(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王云川(保山市中医医院)
王振涛(河南省中医院)
刘云霞(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张书军(大庆市中医医院)
赵立新(唐山市中医医院)
胡梅(天津市静海区中医医院)
赵和(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唐旭东评按
论下法的临床应用
白彦萍(中日友好医院)
董桂英(济南市中医医院)
檀金川(河北省中医院)
熊之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何华(河南省中医院)
郭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张燕平(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邹勇(烟台毓璜顶医院)
刘金民评按
论《伤寒论》寒热并用法及临床应用
李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孙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司国民(山东省立医院)
……
论《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
试从理、法、方、药,剂、工、质、效诸方面论述《伤寒论》干姜附子汤方证的临床意义
论《金匮要略》中痰饮病的证治
论《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论治
张仲景小柴胡汤运用发微
从《金匮要略》肾气丸的运用论异病同治天癸论
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论王清任调气活血的组方思想
论“内消、托里法”在外科的运用
论“小儿稚阴稚阳之体”
论《素问·宝命全形论》“几刺之真,必先治神”
论劳倦的证候病机与防治
论缪仲淳“塞流、澄源、复旧”在血证治疗中的应用
论“骨离缝,筋出槽”对伤筋病诊疗的指导意义
论官窍与五脏相关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
论“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的临床意义
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血”
毒邪论
论“百病生于气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