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旧教育的变与惑
0.00     定价 ¥ 3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712422
  • 作      者:
    作者:南怀瑾|责编:王夕月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南怀瑾先生一生极为重视教育,尤其重视青少年教育问题。针对青少年普遍感到迷惘、彷徨的症结所在,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他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深入浅出地考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教育概况,着重讲述了二十世纪以来东西文化的交流、新旧教育制度及思想的改革演变,并指出,这一切乃是历史趋势中自然的现象,文化思想在变动时代必起的波澜,也是人类历史分段生命中当然的病态。我们应正本清源,反思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修正学风,建立一番复兴文化的新气象。本书分析如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论述精辟,句句发人深省,是对中国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论著。
展开
目录
新版说明
三版献言
出版前言
一、不满现实
永远不满现实的历史心理 时代演变中的思想与感情 尚未成熟的历史与文化
二、西方文化的影响
现实与反现实 近世西方文化的三股逆流 二十世纪开始的青年与中国 五四运动以后的重重难关
三、大时代的小故事
开始没落的西方文化 美国青年观念中的现代文明 美国教授观念中的中国文化思想 美国式的自由和民主
四、美国文化带来的迷惘
西风吹醒日本登上列强的席次 西风吹乱黄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暴发户——美国 平天下不能寄望于牛仔式的纨绔 千金之子与贾母 美国文化不是人文文化的指标
五、望子成龙
反身而诚论遗传 望子成龙岂如人意 什么是家庭教育 中国文化中家庭教育的论著
六、孝和爱
以孝道治天下的家庭教育 东西文化的“爱”和“孝”
七、旧八股与新八股
秦汉以后读书与教育之目的 汉唐的“选举”、“考试”制度与教育思想 新旧教育亟待修正的八股学风
八、从处变自强说起
救亡图强的思想与历史 明清之间的诸大儒 乾嘉以后与龚定盒思想的关系 有关现代的学术思想 万木无声知雨来的思想界
九、六十年来教育的变和惑
由旧式的家塾到新式的学校 家塾教育的回顾 旧式家塾的读书 旧式家塾里对写字的启蒙 塾师和家塾
十、七十年前八股文的思想与教育
由家塾教育的启蒙到书院 旧式八股文
十一、新旧教育的变革
附录资料
十二、值得反省的代差与教育
文化史上的一笔“呆账” 先从小学教育的课本说起 以考试为学问的流弊 新式与旧制小学的差距
十三、教育与文化的中空
再说中小学教育的代差 六十年来演进中的大专教育 由旧式教育转向新式教育 新旧读书方法 才流都向考中磨
十四、尊师重道
中国传统文化的师道 现行三级学校的敬师 谁能遣此的大专学风 家庭与社会的尊师 师道的自尊
十五、武侠小说与社会心理教育
中国小说发展史的思想背景 武侠在历史文化中的分量 侠义小说的兴起 抗战期间的武侠小说 近年武侠小说的演变 阅读武侠小说风靡一时 武侠小说写作的泛滥 武侠与社会教育
十六、老文学和新文艺
公文语体化的历史渊源 白话文和中国文化的命运 新文艺运动中白话的古文 古文的劳苦功高 更上层楼的负担
十七、人性与人欲
儒家学说中的人性善恶观 孟子与告子的论辩 荀子的性恶说 扬雄的善恶混杂说 王阳明的见地 界说不清的症结 希腊哲学对人性的知见 西方宗教文化的人性问题 有人认为欲非恶 人欲与天理说 儒道两家共通的观念 大乘佛学的原始人性本净论 隋唐以后佛学与儒道的互注 欲非恶与恶之前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