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绪论 / 1 节 研究意义 / 1 一、 理论意义 / 1二、 现实意义 / 2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3一、 国外关于工人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 / 3 二、 国内关于农民工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 / 7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14 一、 研究思路 / 14 二、 研究方法 / 14三、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17 节 概念界定 / 17一、 农民工 / 17 二、 相对贫困 / 19第二节 理论概述 / 24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化进程中的无产阶级贫困理论 / 24 二、 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26 三、 多维贫困理论 / 27 第三章 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现状考察 / 30 节 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现实背景 / 30 一、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 31二、 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持续推进 / 36 第二节 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现实状况 / 40 一、 农民工物质贫困 / 41 二、 农民工能力贫困 / 46 三、 农民工权利贫困 / 50 四、 农民工精神贫困 / 54 第四章 农民工相对贫困的成因探析 / 62 节 农民工物质贫困的原因 / 63 一、 农民工收入贫困的主要原因 / 63 二、 农民工消费贫困的主要原因 / 65 第二节 农民工能力贫困的原因 / 67 一、 缺乏自由时间来提升个人能力 / 68 二、 教育培训的缺失, 加剧劳动能力不足 / 68 三、 社会资本的不足限制能力提升 / 70第三节 农民工权利贫困的原因 / 71 一、 户籍和就业制度问题造成的权利贫困 / 72二、 社会保障制度问题造成的权利贫困 / 74 三、 住房保障问题造成的权利贫困 / 76 第四节 农民工精神贫困的原因 / 78 一、 农民工精神文化活动设施的匮乏 / 79 二、 农民工精神文化活动组织的缺失 / 80 三、 农民工精神文化内在动力的不足 / 8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