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插花为时尚的宋人
我们先来看几幅宋画,分别是苏汉臣《妆靓仕女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南宋佚名《盥手观花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南宋佚名《六尊者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画原标注的作者为唐代卢棱伽,但有学者根据画中多种家具的形制判断,此画应该出自南宋人之手)、马公显《药山李翱问答图》(日本京都南禅寺藏)、马麟《松阁游艇图卷》(未知收藏者)。
这几幅宋画描绘的是不同人物的生活图景,不过它们有一个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呢?瓶插鲜花。《妆靓仕女图》上的是瓶插水仙,《盥手观花图》上的是瓶插牡丹,《六尊者像》上的也是瓶插牡丹,《药山李翱问答图》上的是一枝寒梅,《松阁游艇图卷》上的插花看不出是何种花。透过这些宋朝画作,我们可以确知,不管是大家闺秀的闺房、富贵人家的庭院,还是出家人的禅房、隐者的案头、士大夫的书房,都有瓶插的鲜花,将生活空间点缀得意趣盎然。
这样的图像信息,显示出插花作为一种生活装饰品,已经广泛出现在不同阶层的宋朝家庭中。宋代之前,虽然也有插花艺术,但一般只流行于宫廷与贵族家庭,或表现为佛堂供花。到了宋代,插花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时尚,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今天比较追求生活情趣的市民,经常会买一束鲜花回家,插在花瓶中,装饰生活。宋人也是这样。 我总觉得,恐怕再没有一个时代的居民比宋朝人更热爱鲜花了。宋代每年春天都会举办盛大的花朝节,《梦粱录》记载:“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古人把春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春”,仲春十五日就是农历二月十五,江南地暖,此时百花争相开放,正是人们赏花、探访春天的最佳时节。花朝节出门赏花的市民络绎不绝。而宋后,花朝节则逐渐趋于沉寂。
邵伯温1在《闻见前录》一书中提到宋人还有簪(zan)花的习惯,不论男女,不分贵贱,上至君主、士大夫,下至市井小民,都以簪花为时尚,“虽贫者亦戴花饮酒相乐”。“簪花”就是戴花、插花、请注意,这里说的“戴花饮酒相乐”的人们是不分男女,不分贵贱的。周密在《武林旧事》里也提到,六月时节,茉莉花刚上市,“其价甚穹(高),妇人簇戴,多至七插,所直数十券,不过供一饷之娱耳”,可谓爱美至极。宋朝又是中国插花史上的鼎盛期。如果说,插花是宋朝社会的时尚潮流,那么赵宋皇室与政府无疑就是这一插花潮流的引导者。每逢花季,临安后苑都要“妆点一新”,间或排列“碾玉2、水晶、金壶及大食玻璃、官窑等瓶”,用这些名贵的器皿“各簪奇品”,把名贵的品种“如姚魏、御衣黄、照殿红之类几千朵”陈列于宫禁。
P2-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