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一个人决策,搞成两个人摇摆决策!
◆翻开本书,从刘裕建立霸业的过程中,学习一以贯之的决策方法!
◆《资治通鉴》突然变得很好懂!
◆像读小说一样津津有味读懂《资治通鉴》!
◆畅销书作家华杉全新力作!
◆古代皇帝们的枕边书,今天管理者的工具书!
◆讲透《资治通鉴》中对21世纪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
◆通篇大白话,拿起来你就放不下;古人真智慧,说不定你一看就会。
《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超级案例集”。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历史先辈们都遇到过、处理过,有经验教训。
作者华杉用“通篇大白话”翻译整部《资治通鉴》,并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味,让人像读小说一样拿起来就放不下。同时,结合历代名家观点和本人管理经验,讲透《资治通鉴》中对21世纪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
卢循兵败建康:不要把一个人决策,搞成两个人摇摆决策
【历史事件】公元410年,刘裕带兵北伐南燕,徐道覆派人劝说卢循乘东晋空虚之机袭击建康。后来卢循听说刘裕赶回军中,吓得想要撤退,却又被徐道覆劝服应战。双方雷池决战时,徐道覆建议卢循焚烧船舰、背水一战,卢循却更想保全后路,结果一路败逃,最后兵败自杀。
【华杉讲透】干的是九死一生的事,却老想要一个万全之策,这样首鼠两端,当然要败。决策者可以乾纲独断,自己拿主意,也可以舍己从人,听别人的。但是,一定不要把一个人决策,搞成两个人摇摆决策。卢循这种容易顺从他人意见,又不能把自己彻底交出去的毛病,是很典型的。
翻开本书,从刘裕建立霸业的过程中,学习一以贯之的决策方法!
卷第一百一十四 晋纪三十六 (公元405年—408年,共4年)
卷第一百一十五 晋纪三十七 (公元409年—410年,共2年)
卷第一百一十六 晋纪三十八 (公元411年—414年,共4年)
卷第一百一十七 晋纪三十九 (公元415年—416年,共2年)
卷第一百一十八 晋纪四十 (公元417年—419年,共3年)
卷第一百一十九 宋纪一 (公元420年—423年,共4年)
卷第一百二十 宋纪二 (公元424年—427年,共4年)
卷第一百二十一 宋纪三 (公元428年—430年,共3年)
卷第一百二十二 宋纪四 (公元431年—435年,共5年)
卷第一百二十三 宋纪五 (公元436年—441年,共6年)
2016年,华杉位列企业家作家榜第九,是榜单上少有的“超出具体的商业领域,而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解读的作者”。
——华西都市报
华杉对国学经典的精彩解读,是知行合一式的心得感悟,比起一般纯学术解读更接地气,在写作手法上也更通俗易懂,年轻人容易接受理解,我认为价值非凡,具有标杆意义,至少能流传一百年。
——“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