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成事心法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7022723
  • 作      者:
    成杰,梧桐
  • 出 版 社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成杰

巨海集团董事长,上海巨海成杰公益基金会发起人。企业家、演说家、教商家、慈善家、畅销书作家。

他先后在全国165座城市邀回演讲5700多场,听众超过百万人次。他的“生命智慧的十大法门” 影响了上百万人的命运,他立志帮助更多人快速提升影响力,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最终创造商业传奇,成就精彩人生!

主讲课程: “商业真经”“为爱成交”“大道之学”“商界演说家"“演说智慧”“领袖经营智慧”“日精进·学用研习营”。 

著有畅销书:《日精进·道心卷》《日精进·初心卷》《日精进·明心卷》《掌控演说》《觉醒》《大智慧》《从优秀到卓越》《为爱成交》《商业真经》。

梧桐

资深媒体人、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EMBA企业家联合会副秘书长、重庆福豆文化创始人、文旅投资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他是事业有成的青年企业家,是影响上百万人命运的演说家,是立志捐建101所希望小学的慈善家,是出版众多畅销书的作家。

19年深耕,165座城市巡回演讲,5700余场公众演说实战,淬炼成“生命智慧的十大法门”,凝结成这本《成事心法》。

在成杰看来,这世间所有的伟大,不过是日复一日的平凡,加上坚持到底的信念。只有成为最好的自己,才能获得深层次的幸福。

《成事心法》一书从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出发,以静、进、净、境为切入点,融合成杰19年深耕经验,以成杰独特见解+经验案例+实战方法为内容框架,帮助读者在日日精进中实现个人成长,提升个人影响力,找到理想的商业伙伴,引导并成就团队。


展开
精彩书摘

进:拥有成长性思维

01

每位成功人士往往都具有一种特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被比尔·盖茨等很多国际顶尖企业家定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它就是成长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的概念,来源于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经典作品《终身成长》。2017年,卡罗尔·德韦克凭借对成长性思维的突破性研究,荣获全球最大的教育单项奖“一丹奖”。根据对能力发展的认知, 人们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固定性思维和成长性思维。成长性思维认为,天赋只能是起点,人的才智可以通过锻炼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

成杰就是成长性思维的受益者。2001 年,他离开家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房子。这是一座拥有浓厚当地风格的自建小楼,一共 3 层,是父亲的心血。父亲眼看儿子渐渐长大,就省吃俭用准备了房子,等着儿子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娶妻生子,然后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成杰越过了眼前的苟且,他像一只展翅的鹰飞过层层山脉,去寻找生命的高地。

多年后,再回到四川大凉山,坐在院子里,吃着母亲和姐姐做的家乡菜,成杰竟一时恍惚,仿佛岁月并没有向前,自己还是那个纯朴的山里孩子。但是,成长已经悄然镌刻在成杰的生命里。如今他再回到家乡,更多的是书写、梳理、反省与复盘。

回顾多年来走过的路程,成杰用自己的经历为成长性思维做了一些总结。

第一,成长永远比成功更重要。

安于享乐和不断成长都是生活方式,不同之处只在于,前者没有理想与追求,享受基本的生存满足;后者心怀远方,追求生命丰盈与内心丰富之后的愉悦。大家选择哪种方式生活,都无可非议,只不过物质是有限的,对精神世界和梦想的追求是无限的,成长永远比成功更重要。

第二,不成长的人等于行尸走肉。

富兰克林说,大部分人在 25 岁时就死去了,直到 75 岁才被埋葬。每天做着同样的事,心灵的成长没有和皱纹的生长成正比,这样的日子死气沉沉,这样的人等于行尸走肉。

第三,以日精进为德。

不要抱怨自己的出身、环境,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日精进为德。日子一天天过去,日日进步就是在给自己积德。它告诫世人, 要上进,不懈怠。日日精进的人都将成为行业里的高手。

第四,未雨绸缪,登高望远。

如果只看到眼前的丰收,看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坏天气,我们就会失去与风险抗衡的能力。只有不断跳出舒适区,去高处展望,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在暴风雨之后享有阳光和幸福。

02

在巨海,几乎每位同事都会拥有宝贵的成长性思维。早上6点,打开朋友圈,巨海企业家讲师董道一如既往地在喜马拉雅 FM 上阅读和分享《道德经》,以及成杰的《日精进》。他始终记得成杰说的那句话——让学习成为一种生理需求。

多年后,董道回顾人生,在野蛮生长的记忆里探寻灵魂的底色,发现自己的生长线分为两条:一条是苦难的锤炼,一条是学习的觉醒。

董道的家乡在江苏连云港城郊的农村,离连云港市区不过数十公里,但这数十公里便似隔绝了港口的现代与繁华。作为家里的长子,董道早早承担起生活的艰辛,割猪草,捡破烂,采草药,卖水果…… 勤劳在乡下是一种生存本能,家中的拮据让上学也成了一种奢望。

董道从小聪明,悟性高,成绩出众,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董事长”“大学生”,可惜他读到高一时就因家庭贫困不得不放弃学业,去装修行业做了学徒。1993 年,董道到南京做油漆工。他颤颤巍巍地站在竹竿搭的脚手架上,从五层楼的高度望向地面顿时头晕目眩,但他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倔强的少年在生活的锤打里早早披上了一件叫“沧桑”的外衣。

3 个月,董道挣了500 元,他想,只要肯学肯干,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第二年,董道带着三个人的小团队,每天能挣 10 元钱。第三年,董道到了张家港工作,每天能挣 15 元…… 1996 年,董道到一家国营厂做了车间主任,一天最多能挣到 1800 元,一个月能挣到几万元……工作上的成功让董道欣喜若狂。不过,22 岁时发生的一次意外让董道开始反思、沉淀自己,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转战大健康产业,从月薪 500 元干起。因为工作努力,又能吃苦,董道很快在新的行业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普通员工到市场经理,再到公司掌舵人,他的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公司也在董道的管理下蒸蒸日上,市场拓展到宜兴、苏州、昆山、上海等地。

不过,这些辉煌背后也暗藏着一些隐忧。此时的公司从某种程度上更像一个被吹胀的气球,不仅有老板亲友对管理造成掣肘(公司属于家族企业),还缺乏企业文化、发展理念、员工忠诚度。

2011 年,公司经历了一场人事与市场危机,员工从 70 多人一下子减少到 40 多人,团队涣散,业务下滑。这一切都让董道万分焦虑, 以至于他半夜三更都还在 QQ 空间上学习一些关于企业管理的课程。董道深知公司遇到的问题如蛛网密布,遗憾的是自己却无处下手。

2012 年,董道来到了巨海的课堂上。他听懂了沉淀在成杰行云流水般声音里的厚重与隽永,也感叹于成杰同样出生寒门放弃学业却始终追求精进的卓越。最关键的是,那些如雾霾一样始终遮挡在眼前的困惑迅速消散。

回头看看,董道突然发现,过去所有赚取的成功与财富,不过是经验上的野蛮生长,却不是智慧的丰厚沉淀。也许,该重新审视自己, 做一些彻底的改变了。

03

在巨海的学习仿佛为董道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过去的董道一言不合,便怒气冲天。除了暴跳如雷,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管理方法。 员工对他,只有怕,没有敬;他对员工,只有要求,没有引导。

在巨海的 3 天课程一学完,董道就开始对公司员工进行了转训。那些学生时代就拥有的聪明和努力,像一条左突右奔的暗河,重新涌上了地面,找到了新的方向。董道将公司的员工一一送到巨海学习,调整了原有的薪酬制度,倡导在巨海学到的高工资带来高业绩的理念, 并且开办了商学课堂。因为公司管理机制彻底改变,员工有激情,发展有动力,40 多人创造的价值比 70 多人的时候还要多。董道火了。有人专门找到董道,以公司 60% 的股份为报酬,请他管理公司……

2015 年,董道做了一种单品,一年的业绩达到了 1500 万元。2016年,他给公司 12 位优秀的伙伴每人买了一辆汽车。利众者伟业必成,一致性内外兼修。董道在巨海迅速成长,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发展方向。2018 年,董道在巨海成立 10 周年庆典上,被成杰聘任为巨海企业家讲师。

正是巨海让董道拥有了成长性思维,拥有了事业上的高速发展。董道也结合自身实际对如何拥有成长性思维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

第一,信任是最快的学习方法。

当一个人心存疑虑时,任何知识都无法充盈到他的大脑里。相信老师,相信自己,也要学会清空自己。

第二,知难不难,吃苦不苦。

当吃过生活的苦,你会知道,学习的苦与之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不回避,不推诿,迎难而上,苦中作乐,才是正确的做法。

第三,认识自己,更新自己。

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认识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当你不断地问自己,你是谁,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已经在成长路上了。

第四,保持清醒,保持狂热。

学习时清醒,梦想时狂热,身随心动,乐在其中。不要把情绪带到成长中,但是一定要把热情带到学习中。

第五,价值越大,意义越大。

学习需要结果,学习创造的价值越大,意义越大。没有目标,就没有收获。心有一片海,才能到达理想国。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片海。有人像渔夫,在浅海里寻找生计; 有人像探险家,去深海中挖掘财富;还有一些像成杰、董道一样的人, 借着这片海,乘风破浪,奔向远方。永不停止的成长与精进,才是灵魂最终的归宿。


展开
目录

序 智慧初心


生命的拥有在于时时感恩,生命的能量在于焦点利众,生命的伟大在于心中有梦,生命的强大在于历经苦难,生命的喜悦在于传道分享,生命的价值在于普度众生,生命的绽放在于内在丰盛,生命的幸福在于用心经营,生命的成长在于日日精进,生命的蜕变在于真正决定。

这十条听起来温和又有力量的智慧心语,在无数个清晨或夜里,在无数个充满困惑或徘徊不前的时刻,被人们诵读,然后融入自己的生命。

从 2020 年初开始,我们以“生命智慧的十大法门”为线索,采访了与巨海近年来发展休戚相关的多位顾客、战友、伙伴,以不同的视角呈现出生命智慧的奇妙与宏大,并希望他们因生命智慧的成长,鼓舞和照耀更多的人。

《成事心法》一书将从静、进、净、境四个角度深度破译生命智慧:

静——思索、观照、展望; 

进——学习、成长、赋能; 

净——慈悲、慈柔、伟大; 

境——开悟、觉醒、神圣。


静:探索智慧之源,让生命更充沛

01

常常有人问我:成杰老师,你觉得智慧是什么?在我看来,到了一定阶段,智慧比财富更珍贵。我们可能拼搏了大半生,好不容易创造了一些财富,还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守护。智慧却像随手泡的那壶茶,不动声色地浸润人心,让我们变得丰富、恬淡、美好。它会时时洗濯、照抚我们,让我们保持最好的情绪与状态。

平时我早上四五点钟起床,起床后常常会在小区里散散步。我喜欢在寂静的黑暗中让大脑迅速清醒,迎接又一个黎明。那天 4 点醒来,我照例在小区里散步。当时天还没亮,小区里一个人都没有。我正准备跨过一条小径,突然发现远处有一辆商务车开过来。

如果是白天,隔着这么远的距离,我应该会快走几步走过去,但潜意识提醒我,让它先走。于是,我停了下来。也就是一两秒的时间,商务车从我面前飞驰而过,气流甚至扑到了我的脸上。是的,如果那一瞬间没有停下来,我可能已经被撞飞了。

从心理学层面来看,当一个人在生活中养成了学习与多元思考的习惯,他会适度地唤醒自己积极的思维和敏锐的感知,懂得趋利避害,形成优于他人的直觉与敏锐,以及前瞻性思维。它们让人能够捕捉到一切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信息,也让人学会换位思考,具有基本的共情与共情能力。

智慧是生命的常识,它是一种潜意识里的能量,牵引着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它也是一种生命的圆满。

以创业为例,愚者用生命成就事业,智者用事业让生命圆满。创业可能失败,但是对于智者而言,创业积累的是人生经验、市场策略、处世原则,以及丰厚的生命智慧。

我常给一些巨海学员“打预防针”:你们来巨海学习,首先要确定,不仅仅是为了多赚几毛钱,更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让团队变得更好。

《印光法师》讲“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其实把这些智慧心语翻译成最朴素的语言,你就会明白:要让一切顺遂,关键在于“我”。“我”好了,一切就都会好了。

日有所学,月有所累,年有所成。每日求知为智,内心丰盛为慧。因果关系是生命中不变的规律与法则。我们只有去学习、成长、践行、感悟,宇宙中的力量才会引领我们步入生命的正轨,让我们渐渐成为智慧的人。

父母进步一小步,孩子进步一大步;老板进步一小步,企业进步一大步;老师进步一小步,人类进步一大步。教育子女,成就未来; 经营企业,成就社会;教书育人,成就世界。每一个社会人,无论渺小还是伟大,只要做好自己,就都是生命的圆满。一切的好都与“我” 紧密相连。

02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三个阶段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以及灵魂的觉醒。在每一次觉醒的过程中,我们都试图成长、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智慧便是从每一次觉醒中提炼出来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每一次觉醒中获得更多寻找智慧的精神力量。

因为家庭的贫困、物质的匮乏,我在少年时就开始观察生活,审视自己。我内心有着强烈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走出家乡四川大凉山, 改变像祖辈父辈那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冥冥中一直有一个声音,让我去遥远的地方找寻不一样的世界,去尝试不一样的生活。这就是生命的觉醒。那时我的同龄人大多已经忙着去相亲,等待结婚生子,然后变成和祖辈父辈一样的人。因为审视生命,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觉醒,获得了人生的第一层智慧。

走出大凉山,从成为餐厅服务员、工厂工人,摆地摊到开书店, 我不断突破自我认知,也不断去寻找各种事业方向。听到人生第一场演讲后,我便义无反顾地走上教育培训之路,选择了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这是我人生的第二次觉醒。

此时,我的自我也觉醒了。当我可以在生命蓝图中画出未来的“我”,当我找到自己想成为的那个“我”,智慧便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寻找终极梦想和终生事业的道路。

2008 年,汶川大地震让我开始拥有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这使得我平凡的生命得以升华,更让我有了生命智慧的一枝萌芽——生命的价值在于普度众生。这份造福人类的使命让我萌发了创业的初心。正是创业带来的历练,让我的心智越来越成熟,胸怀越来越宽广,心性越来越高远,人格越来越完善。

在创业和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渐渐厘清了关于生命智慧的脉络。再加上已经积累了多年的商业实践经验,我用 3 年的时间反复推敲, 提出了“生命智慧的十大法门”,并使其成为巨海的经典课程之一。这也让我相信,智慧看似无色无形,虚无缥缈,但只要人们愿意思考、

学习与改变,它就可以被具象成一份生动实用的使用说明书。

智慧从哪里来?它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它由外而内,由内向外; 它外修于形,内炼于心;它看似虚空,又无处不在。它存在于身体发肤, 它植根于天地万物。就如同茶有茶道,智慧蕴含着“和、静、怡、真”;就如同花有花道,智慧体现着“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只要你用心,   万事万物就都可以成为悟出真知、哲理、智慧的源泉。

有一天,我又早起。晨风微凉,我先在书房读了一遍《道德经》, 然后像平时一样去小区里散步。我走在熟悉的小区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情愉悦。我相信早起是福,它可以让我多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可以让我比他人更早一点抵达通往智慧的路径。

我看见草叶上滚动着几颗小小的露珠,映射着粉色的霞光和青翠的草木。它温润而有力量,通透又映照旁物,这幅微小又盛大的画面竟让我忍不住一看就是 10 多分钟。回家后,我立刻去书房,写下了一句智慧心语:“水洗万物而自清,人利众生而自成。”

我相信,这就是来自生活的点滴智慧。仰望星空,就会窥见宇宙的浩瀚;热爱生命,就会获得精神的愉悦;观照内心,就会探寻灵魂的真知。


03

说起我身边有大智慧的人,主要有两个,其中一个是我的父亲, 另一个便是恩师李燕杰教授。他们身世迥然不同,文化水平存在天壤之别,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智慧与慈悲。

父亲过世后,有一天夜里,我突然惊醒,泪水打湿了枕头,梦里梦外都是父亲的身影。那一年我 30 岁,整个人开始变得感性。而这份感性让我在冲锋陷阵的创业过程中,时时存有对世间的温存与感恩。

它让我像父亲一样宽厚待人,让我学会忍耐与包容,也让我在浮华的商业环境里结识到更多真诚的人。

恩师李燕杰教授的座右铭“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真实地反映了他为人师者的担当与宽厚。他一生受毕业于北大、清华两所中国顶尖学府的父亲的影响,饱读诗书,睿智通透,又承袭了母亲的淳朴与善良,教育和影响了无数中国青年,也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热爱与解读。

2016 年,我们建成了西昌巨海李燕杰希望小学。虽然恩师于2017年过世,但他的思想将传承于希望小学、巨海的课程,以及未来我对生命智慧无穷无尽的探索当中。

夜深人静时,我会常常想起恩师在世时每次我拜别之后他一送再送的情景,常常忆起他过世时自己泪流满面的悲恸。

这便是智慧的来处。父辈的经验,长者的睿智,都是我们除了书本之外最易得到的真知。

我虽然幼时家庭贫困,但也拥有人生的大幸运——有慈父,有恩师,也有良友。

智慧不一定是知识,它让我们向比自己更优秀、更卓越的人问道、化缘,让我们在彼此的浸润、感染、学习之后获得对这个世界更高水平的认知。

知识是专用的,它只能用于我们的某种工作、学习或者生活中。智慧是通用的,它将成为我们潜意识里的超能力,打开生命里一个又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开关,通往更圆满的生命境界。

进:培育智慧之根,让生命更厚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